15年12月,中国龙城正式落户巴林,为中国-巴林经济合作增加了新元素。巴林经济并不依赖石油,政府重点投资经营银行和旅游业,巴林是第一个石油资源枯竭后进入后石油经济的海湾国家,一棵树、一口井、一座桥之“三个一”现已成为代表巴林历史、文化和经济的标识,它们既是巴林旅游的“头牌”,还是邮票、货币的主题。
1、巴林在海湾的经济如何?
巴林是海湾王权国家中面积最小的一个,面积只有767平方公里,约为北京面积的十四分之一。2016年巴林人口为143万,其中约80万是外籍人口,巴林为迪尔门文明发祥地。公元628年,巴林成为最早皈依伊斯兰教的地区之一,是一度十分强大的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1521年葡萄占领巴林,1602年被萨菲王朝驱逐。
1783年,巴尼乌巴族从卡扎尔王朝夺取巴林,并由阿勒·哈利法家族建立逊尼派王朝并统治至当代,19世纪后期,巴林与英国制订合约,成为英国的保护国。1971年,巴林宣布独立,为一个酋长国,后于2002年宣布改为王国,2011年以来,巴林的什叶派民众受到阿拉伯之春的影响,发动大规模的持续抗议活动。抗议活动虽在沙特军队的介入和镇压下受到很大打击,但始终没有被彻底扑灭,穆兄会的渗透和伊朗的影响,使得巴林的抗议活动此起彼伏,难以灭绝,
回到正题。巴林是第一个石油资源枯竭后进入后石油经济的海湾国家,目前,巴林经济并不依赖石油,政府重点投资经营银行和旅游业。首都麦纳麦是国内外大型金融机构所在地,巴林是海湾阿拉伯国家少有的开放酒禁和色情业的国家。沙特等周边国家的年轻人,每到周末都会排气长队,驱车通过沙巴大桥,到巴林享受声色犬马,尽情释放被宗教禁忌压抑的强大内心需求,
巴林具有较高的人类发展指数(世界排名第44位),2017年人均GDP超过23000美元(中国同期人均GDP约为8700美元),被世界银行认定为高收入经济体。2001年,巴林成为主要非北约盟国的成员,美国海军的第五舰队司令部就驻扎在麦纳麦,随时监视着波斯湾以及对开洋面的动静,2015年12月,中国龙城正式落户巴林,为中国-巴林经济合作增加了新元素。
2、巴林是个怎样的国家?
巴林王国是海湾地区唯一的岛国,面积741平方公里,由36个岛屿构成,主岛巴林岛占全域的80%,巴林素有“海上绿洲”之称,淡水既提供灌溉,又接济往来船只,自古以捕鱼和采珠为生,20世纪初,巴林是海湾珍珠集散中心。1930年代幸运地成为海湾第一个发现开采石油之地,历经80年,近年沿海又有惊人储量发现,油气是该国最大产业,炼油、炼铝和化工等产业闻名海湾,还是海湾离岸金融中心,旅游业是经济的靓点和增长点,以“充满热带风情,丰富的人文景观和宽松的政策”每年吸引200多万国外游客。
2017年巴林实现GDP353亿美元,预期寿命76.9岁,截止2017年全国人口149万,巴林阿裔公民占66%,其他为常住(或永久)居民,有南亚人、来自巴勒斯坦、阿曼等国的阿拉伯人和伊朗人,主要从事建筑、石油和家庭服务业。巴林在海合会里最不依赖外籍劳工,政府实行保证当地人就业政策,它还是6国中唯一什叶派人数占多数的国家(70%),他们几乎全部被政府部门拒之门外,逊尼派(占30%)的阿勒哈利法家族统治巴林已有230多年。
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通用英语,一棵树、一口井、一座桥之“三个一”现已成为代表巴林历史、文化和经济的标识,它们既是巴林旅游的“头牌”,还是邮票、货币的主题。“好大一棵树”树龄逾400年,神奇之处在于周围没有任何水源,它以坚韧与顽强的精神价值激励着巴林人,“一口井”位于首都郊外,1932年6月产油,是巴林乃至海湾第一口油井,巴林从捕鱼、手工业和养珍珠等传统产业迈向现代化的转折点。
“一座桥”系连接巴林与沙特的法赫德国王大桥,1986年通车,全长28公里,是巴林通往阿拉伯半岛的唯一陆上通道,被视为连接昔日与未来的纽带,因其独特位置和丰富淡水,巴林历史悠久并有周边文明的烙印。阿拉伯史籍中天堂般的“狄尔蒙岛”即为该地,公元7世纪伊斯兰教传入,巴林并入阿拉伯帝国,1602年起被波斯帝国统治180年,1783年以酋长国宣布独立。
文章TAG:巴林 国家 经济 巴林经济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