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会计加速折旧有哪两种计算方法

企业折旧的固定资产折旧的固定资产的四种方法:直线法(平均年数的工作量),加速折旧法分(双倍余额递减法,数年的法律的总和)。企业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会计方法。这意味着,在四个折旧方法,企业可以选择。固定资产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

会计加速折旧有哪两种计算方法

2,月折旧额怎么算

直线法计提折旧:月折旧额=(2330*0.95)/(5*12)=36.89元;加速法计提折旧:也算不到5.82,
你的月折旧额是不是错了,(2330-116.5)/5*12得到的数就是
加速折旧法
我算出来月折旧率=9.5%/12=0.792%。

月折旧额怎么算

3,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明细表中的会计折旧额和正常折旧额怎么填

您好,会计学堂晓海老师为您解答一是“会计折旧额”:税收上加速折旧,会计上未加速折旧的,本列填固定资产会计上实际账载折旧数额。会计与税法均加速折旧的,不填写本列。二是“正常折旧额”:会计和税收均加速折旧,为统计企业享受优惠情况,假定该资产未享受加速折旧政策,本列填报该固定资产视同按照税法规定最低折旧年限用直线法估算折旧额。当税法折旧额小于正常折旧额时,第9列填写本期实际折旧额,第14列按照本年累计数额填报。对于会计未加速折旧,税法加速折旧的,不填写本列。欢迎点我的昵称-向会计学堂全体老师提问
按实填写,你企业的固定资产如有加速折旧的就填写,那个季度的折旧额相加,如果没有就填0,正常折旧,一般是按税务上的平均年限法也叫平均直线法计提的折旧,折旧额就是那几个月的累计折旧数据

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明细表中的会计折旧额和正常折旧额怎么填

4,请问加速折旧中的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是怎样计算的

1. 年数总和法: 1.1 年折旧率: 剩余可用年限÷使用年数总和×100%(使用年数总和即:自然数等差数列求和) 1.2 年折旧额=(原值-净残值)×当年折旧率 例:折旧5年,则使用年数总和为:(1+5)×5÷2=15, 第一年折旧率:5÷15×100%=33%, 第二年折旧率:4÷15×100%=27% 第三年折旧率:3÷15×100%=20% 第四年折旧率:2÷15×100%=13% 第五年折旧率:1÷15×100%=7%, 2. 双倍余额递减法 2.1 年折旧率=1÷折旧年限×2×100% 2.2 年折旧额=期初净值×年折旧率 2.3 最后两年之前不考虑净殖值 例:50万,残值率4%,折旧5年,则: 折旧率:1÷5×2×100%=40% 净残值:50*4%=2 第一年折旧额:50*40%=20 第二年折旧额:(50-20)*40%=12 第三年折旧额:(50-20-12)*40%=7.2 第四年折旧额:(50-20-12-7.2-2)÷2=4.4 第五年折旧额:4.4

5,年折旧额和月折旧额的公式

直线法:也叫年限平均法。 年折旧额=(原价-净残值)/预计使用的年限 或=原价(1-净残值率)/预计使用的年限比如:一项固定资产原价20000,预计净残值2000,预计使用的年限为9年 那么相应的年折旧额=(20000-2000)/9=2000年数总和法:是加速折旧法的一种。他的特点是折旧的总额不变,但每年的折旧率逐年降低。开始用资产的头几年,资产的效能高,所以折旧大,后几年,贡献低,所以折旧相应的少。 年折旧额=(原价-预计净残值)*年折旧率 年折旧率是递减的分数来表示,将逐期年数相加作为这递减分数的分母(比如预计使用5年,递减分数的 分母 则为 5+4+3+2+1=15),将逐期年数倒转顺序分别做递减分数的分子(即分子的顺序是 5,4,3,2,1)所以如果预计使用的年限是5年,相应的年折旧率是5/15, 4/15, 3/15, 2/15, 1/15.-----年数总和法计算折旧额,关键是折旧率因此如果题目中告诉了原价,预计净残值,由预计使用年限推出年折旧率,就可以算出年折旧额了与此有点相反的是双倍余额递减法: 年折旧额=期初固定资产净值*年折旧率 他的特点:年折旧率不变,每年的折旧率都是: 2/预计使用的年限; 这体现的是双倍余额递减法里的“双倍” 但是每年计提折旧的基数变了(期初固定资产的净值 每年在变化) 这体现的是双倍余额递减法里的“余额” 最后两年的折旧额是一样的=(到那时的账面价值-预计净残值)/2 举个例子,某设备的原值是800万,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20万,如果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那么设备的第一年该计提的折旧? 首先 年折旧额=期初固定资产净值*年折旧率 年折旧率=2/5 期初固定资产净值=原价-已经计提的累计折旧=800-0=800万(最后两年考虑残值) 所以年折旧额=期初固定资产净值*年折旧率=800* (2/5) =320万同理,第二年的折旧 年折旧率不变还是2/5 期初固定资产净值=原价-已经计提的累计折旧=800-320=480万 所以第二年折旧额=期初固定资产净值*年折旧率=480*(2/5)=192万第三年的折旧额同第二年的一样的算法除了最后两年的折旧额是一样的,=(原价-所有已经计提的累计折旧-预计净残值)/2月折旧为年折旧除以12
直线法:也叫年限平均法。 年折旧额=(原价-净残值)/预计使用的年限 或=原价(1-净残值率)/预计使用的年限比如:一项固定资产原价20000,预计净残值2000,预计使用的年限为9年 那么相应的年折旧额=(20000-2000)/9=2000年数总和法:是加速折旧法的一种。他的特点是折旧的总额不变,但每年的折旧率逐年降低。开始用资产的头几年,资产的效能高,所以折旧大,后几年,贡献低,所以折旧相应的少。 年折旧额=(原价-预计净残值)*年折旧率 年折旧率是递减的分数来表示,将逐期年数相加作为这递减分数的分母(比如预计使用5年,递减分数的 分母 则为 5+4+3+2+1=15),将逐期年数倒转顺序分别做递减分数的分子(即分子的顺序是 5,4,3,2,1)所以如果预计使用的年限是5年,相应的年折旧率是5/15, 4/15, 3/15, 2/15, 1/15.-----年数总和法计算折旧额,关键是折旧率因此如果题目中告诉了原价,预计净残值,由预计使用年限推出年折旧率,就可以算出年折旧额了与此有点相反的是双倍余额递减法: 年折旧额=期初固定资产净值*年折旧率 他的特点:年折旧率不变,每年的折旧率都是: 2/预计使用的年限; 这体现的是双倍余额递减法里的“双倍” 但是每年计提折旧的基数变了(期初固定资产的净值 每年在变化) 这体现的是双倍余额递减法里的“余额” 最后两年的折旧额是一样的=(到那时的账面价值-预计净残值)/2 举个例子,某设备的原值是800万,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20万,如果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那么设备的第一年该计提的折旧? 首先 年折旧额=期初固定资产净值*年折旧率 年折旧率=2/5 期初固定资产净值=原价-已经计提的累计折旧=800-0=800万(最后两年考虑残值) 所以年折旧额=期初固定资产净值*年折旧率=800* (2/5) =320万同理,第二年的折旧 年折旧率不变还是2/5 期初固定资产净值=原价-已经计提的累计折旧=800-320=480万 所以第二年折旧额=期初固定资产净值*年折旧率=480*(2/5)=192万第三年的折旧额同第二年的一样的算法除了最后两年的折旧额是一样的,=(原价-所有已经计提的累计折旧-预计净残值)/2月折旧为年折旧除以12
你好!一、年数总和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净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来计算每年的折旧额。逐年递减分数的分子代表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分母代表使用年数的逐年数字总和。月折旧额等于年折旧额除以12.二、计算公式是: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数/预计使用年限的年数总和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年折旧额=月折旧额×12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一、年数总和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净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来计算每年的折旧额。逐年递减分数的分子代表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分母代表使用年数的逐年数字总和。月折旧额等于年折旧额除以12.二、计算公式是: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数/预计使用年限的年数总和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年折旧额=月折旧额×12

文章TAG:加速折旧额如何计算加速  加速折旧  如何  
下一篇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