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支出法与收入法计算的结果是GDP

GDP的计算方法 现在通常采用三种测算法:生产法,收入法,支出法, 1.生产法: GDP=∑各产业部门的总产出-∑各产业部门的中间消耗 2.收入法: GDP=∑各产业部门劳动者报酬+∑各产业部门固定资产折旧+∑各产业部门生产税净额+∑各产业部门营业利润 3.支出法: GDP=总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支出 净出口(C I G X-M)。 一般最常使用支出法或收入法 GDP总量的核算通常有三种方法: 一是生产法,就是GDP等于一、二、三产业增加值的总和,各产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是各产业总产值减去中间消耗; 二是收入法,就是用劳动者(个人)收入、国家税收(含规费)、企业的利润和折旧三者的总和来核算; 三是支出法,即居民消费 政府消费 固定资本形成 库存增加 净出口。 现在国家在算GDP的时候会把数据进行合理的浮动参考资料:

为什么支出法与收入法计算的结果是GDP

2,为什么用收入法支出法生产法合算得gdp是相等的

因为这三种方法是从三个角度来计算GDP,理论上是相等的。实际计算中,因为三种方法的资料取得,数据获取的差异,存在一个统计误差。
应该这样思考消费加储蓄,即c+s 是从收入法计算gdp的,也就是说,应该从收入的角度去看c和s,人的收入简单的分可以分成用来消费的c和其余用来储蓄的s,这样解释虽不专业,但有助于理解,支出方面看i是厂商支出,c是消费者支出,两个计算方法着手的角度不同.支出法和收入法计算gdp中,消费是一个概念,区别就在于投资i和储蓄s,投资i来源于储蓄s,通过贷款.如果i不等于s,那么投资储蓄就必然不平衡,那两种方法计算计算的gdp就无法相等.可既然你是一个经济社会下用两种方法计算的gdp,当然要相等,然后就得到储蓄投资恒等 i=s,当然,这里的投资等于储蓄,并非计划投资等于计划储蓄.

为什么用收入法支出法生产法合算得gdp是相等的

3,我国GDP核算主要以生产法核算的依据是什么为

主要就是为了方便,各个企业自己上报,省钱省事,就是不大准确,所以经常出现地方GDP总额远超全国总额的情况。
收入法也称分配法,是从生产过程创造收入的角度,根据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应得的收入份额以及因从事生产活动向政府支付的份额的角度来反映最终成果的一种计算方法。按照这种计算方法,gdp由全国各行业汇总的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生产税-生产补贴)、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四部分组成。计算公式为:gdp = 劳动者报酬+ 生产税净额+ 固定资产折旧+ 营业盈余依据西方经济学的生产要素创造收入的理论,收入法是根据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应得的收入份额反映最终成果的一种计算方法。劳动者报酬是雇员对企业提供劳动获得的工资和各种形式的报酬,固定资本折旧是生产中使用的房屋和设备在核算期内磨损的转移价值,生产税净额是企业向政府支付的利润前的税金减政府对企业由于政策性的原因造成的亏损而给予的补贴。营业盈余是企业从事经营活动所获得的利润。具体的请看参考资料

我国GDP核算主要以生产法核算的依据是什么为

4,如何理解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及三种计算方法

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有三种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不知道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是采用哪种方法,但从多年从事企业会计决算报表的编制经验看,其中有个计算增加值的指标,采用的是收入法,即国内生产总值是固定资本消耗、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和营业盈余的总和。但其中要扣除补贴收入。通过对统计学的学习,我才明白,企业决算报表中的增加值实际上就是国内生产总值。
即: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2)收入法:也称分配法,是从生产过程创造的收入角度对常住单位的生产活动成果进行核算。即:增加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3)支出法:是从最终使用角度来反映国内生产总值最终去向的一种方法。最终使用包括货物和服务的总消费、总投资和净出口三部分内容。即:增加值=总消费+总投资+出口-进口国内生产总值的三种计算方法,无论是从生产、收入(分配)和支出的哪一个角度核算,理论上结果都应该是一致的。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资料来源不同,计算结果会出现某些差异,这种差异称之为统计误差,而一定限度内的统计误差是允许出现的。目前,根据资料的来源情况,在国内生产总值的三种计算方法中多采用收入法,但其三种方法可以同时并用,相互验证。

5,怎样用收入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

计算公式为: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收入法增加值之和=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收入法也称分配法,从生产过程形成收入的角度,对常住单位的生产活动成果进行核算。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收入法增加值由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四个部分组成。扩展资料收入法核算GDP,就是从收入的角度,把生产要素在生产中所得到的各种收入相加的GDP,即把劳动所得到的工资、土地、所有者得到的地租、资本所得到的利息以及企业家才能得到的利润相加来计算;加上资本折旧、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以及非公司企业主收入也应计入GDP中。这样,按收入法计算的公式就是:GDP =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从理论上讲,用收入法计算出的GDP与用支出法计算出的GDP在量上是相等的。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收入法
根据定义,收入法核算GDP等于各生产要素的提供者的报酬之和,包括工资(劳动力)、租金(土地)、利息(资本)和利润(企业家才能),即GDP=工资+租金+利息+利润。在此题中只提到了工人工资和生产企业的利润,其中工资总和为12.5,生产企业的利润总和为27.5,所以总的GDP为40万美元。  GDP的核算方法有三种:收入法、支出法和生产法。运用它们核算GDP时一定要紧扣定义,按照定义来就不会出错。  PS: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的第一章对GDP核算有非常清晰和详尽的介绍,建议你看一看。
根据定义,收入法核算GDP等于各生产要素的提供者的报酬之和,包括工资(劳动力)、租金(土地)、利息(资本)和利润(企业家才能),即GDP=工资+租金+利息+利润。在此题中只提到了工人工资和生产企业的利润,其中工资总和为12.5,生产企业的利润总和为27.5,所以总的GDP为40万美元。  GDP的核算方法有三种:收入法、支出法和生产法。运用它们核算GDP时一定要紧扣定义,按照定义来就不会出错。  PS: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的第一章对GDP核算有非常清晰和详尽的介绍,建议你看一看。
根据定义,收入法核算GDP等于各生产要素的提供者的报酬之和,包括工资(劳动力)、租金(土地)、利息(资本)和利润(企业家才能),即GDP=工资+租金+利息+利润。在此题中只提到了工人工资和生产企业的利润,其中工资总和为12.5,生产企业的利润总和为27.5,所以总的GDP为40万美元。  GDP的核算方法有三种:收入法、支出法和生产法。运用它们核算GDP时一定要紧扣定义,按照定义来就不会出错。  PS: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的第一章对GDP核算有非常清晰和详尽的介绍,建议你看一看。希望采纳
支出法 dgp= 总消费+总投资+净出口. 支出法支出法是从最终使用的角度反映国内生产总值使用去向的一种方法。最终使用包括货物和服务的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和货物和服务净出口三部分,计算公式为: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十资本形成总额十货物和服务净出口按支出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在计算最终消费,包括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时,是从支出的最终承担者的角度计算的,而不是从最终实际消费者的角度计算的;在计算资本形成总额时,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只包括通过生产活动生产出来的固定资产.不包括自然资产,存货增加不包括由于价格因素影响产生的持有收益。这个怎么理解呐, 一句话, 就是计算固定资产时, 你买地的钱不计入gdp里, 之有你盖厂房的钱计入gdp。由于最终消费包括政府消费和居民消费, 所以公式也经常写成gdp=政府消费十居民消费十资本形成总额十货物和服务净出口按三种方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反映的是同一经济总体在同一时期的生产活动成果。从理论上讲,三种计算方法所得到的结果应该是一致的。但是,在实践中.由于受资料来源的口径范围的限制和计算方法的影响,要保证这三种计算方法所得到的结果完全相等几乎是不可能的.西方各国的gdp统计都是按照支出法来进行国民经济核算的. 这是由于西方国家在其经济传统上就很重视消费和资本形成的观念. 而且也是因为西方国家的法律金融技术制度非常成熟, 个人消费和个人收入统计系统非常发达, 是一种社会进步的表现.这也是生产力高的表现.而我国的核算体系由于是从mps体系演化过来的, 所以不论从理念上还是从技术上都偏重于从生产过程中来进行统计. 我国采取的是统计各个部门增加值的方法来核算gdp.在国内生产总值的三种核算方法中,生产法和收入法都是对各产业部门的增加值进行核算,这也是我国目前采用的方法. 在核算实践中, 在某些产业如农业, 我国使用生产法. 在某些非物质生产产业使用收入法.所以我国的gdp核算体系是一种生产法和收入法混合计算增加值的体系. 在世界上独此一家, 堪称绝对中国特色. 由于技术和观念的局限, 我国gdp的核算结果同采用西方支出法核算的结果有着很大的误差.

文章TAG:我国  为什么  什么  采用  我国为什么采用生产法计算gdp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