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RR是什么

财务上的IRR是内含报酬率,又称为内部报酬率,是指能够使未来现金流入量等于未来现金流出量现值的折现率,或者说是使投资方案净现值为0的折现率。

IRR是什么

2,什么叫挤兑效应

“挤兑效应”,主要让那些业绩差,治理结构乱、缺乏行业优势的上市公司被市场所淘汰,从而使得国内的股市成为具有理性投资价值的证券市场,成为一个集融资和投资相互平衡的和谐市场。

什么叫挤兑效应

3,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是什么什么时候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越大 搜

可以给你推荐曼昆的经济学,其中宏观经济部分对于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做了简单清晰的解释。其实财政政策主要包括政府支出、税收方面的变化分为财政扩张政策和财政紧缩政策。通过影响整个支出使得IS曲线右移或左移动,在短期调整支出来影响总供需的。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财政政策的挤进效应最早是由加拿大经济学家迈克尔·帕金在其所著的《经济学》一书中提出来的。帕金先生提出的挤进效应的概念为现代财政理论提供了一个观察问题的新视角。  根据帕金的阐述,所谓挤进效应是指政府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时,能够诱导民间消费和投资的增加,从而带动产出总量或就业总量增加的效应。比如,政府对公共事业增加投资会改善当地的投资环境,引起私人投资成本的下降,产生企业的外在经济效应,因此,有可能诱导私人投资的增加,进而导致产出增加;再如,政府用财政资金为居民建立养老和医疗保障,可以形成人们对未来的良好预期,打消谨慎消费的念头,从而引起储蓄减少、消费和投资增加等一系列扩张性经济行为。  相比之下,挤出效应则有着迥然不同的形成机理。如果说挤进效应是由于政府支出行为的正的外部性导致的,那么,挤出效应则是政府支出行为形成对私人部门的负的外部性造成的,这种负的外部性是通过利率变量来传导的。一般由于私人部门的投资对利率很敏感,因此,在利率提高的情况下,私人投资的机会成本将增加,导致私人部门的投资积极性降低,投资量会减少。在is-lm模型中,表现为政府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引起is曲线向右移动,在lm曲线位置相对不变时,均衡点会向右上方移动,于是整个社会金融市场的利率水平提高了,根据投资函数的定义,私人投资就会下降。

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是什么什么时候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越大  搜

4,MSTS是什么

肌肉骨骼系统肿瘤和软组织肿瘤的外科分期是当代有关肿瘤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对肿瘤的认识和治疗效果起重要指导作用[1]。肿瘤的分期系统最早使用于宫颈癌,采用TNM系统(T代表原发肿瘤的范围;N代表有否淋巴结转移;M代表远处转移),如此可确定治疗措施,如手术,放疗或化疗等。肌肉骨骼系统肿瘤的分期首由Enneking[2]创始,成为肌肉骨骼肿瘤学会(Musculoskeletal Tumor Society:MTS)和外科分期系统(Surgical Staging System:SSS)的基础。软组织恶性肿瘤分期首由Hajdu[3].制订,成为美国癌症联合会(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 Cancer.AJCC)的分期基础[4]。 (一)AJCC的分期系统 自1997年以来,对软组织肉瘤分期作出重要更改,这新系统应用的特点包括肿瘤的大小,侵袭深度,病理级别和转移、形成四期系统,与原来的分期的不同是第Ⅱ期分为A,B,C三个亚期,而第Ⅲ和第Ⅳ期就不再分亚期,这变更不仅考虑到肿瘤的大小,更考虑到其侵袭深度;另一变更是按照病理分级的变化,Ⅰ级和Ⅱ级为低度恶性,Ⅲ级和Ⅳ级为高度(见表1)。这分期系统的研究资料不仅涉及肢体上的肿瘤,也涉及后腹膜、胸腔、头或颈[7]。这些后列肿瘤比肢体肿瘤更难切除,并容易复发,因此有人认为对肢体的软组织肿瘤,应分别考虑。这系统又有助于识别极少数转移或可能有转移的病人,要着重观察辅助治疗的效果。 表1 软组织肉瘤的AJCC系统 分期 分级 原发瘤 区域淋巴结转移 远处转移 ⅠA G1或G2 T1a或T1b 无 M0 ⅠB G1或G2 T2a 无 M0 ⅡA G1或G2 T2b 无 M0 ⅡB G3或G4 T1a或T1b 无 M0 ⅡC G3或G4 T2a 无 M0 Ⅲ G3或G4 T2b 无 M0 Ⅳ 任何G 任何T No或N1 M1   ⅠA=低级,小和浅或深;ⅠB=低级,大和浅   ⅡA=低级,大和深;ⅡB=高级,小和浅或深;ⅡC=高级,大和浅   Ⅲ=高级,大和深   Ⅳ=有转移,不论大小和深浅   G1=分化良好;G2=中度分化;G3=分化不良;G4=未分化   T1=5 cm以内;T1a=T1肿瘤较浅;T1b=T1肿瘤较深或侵袭浅T1bT1a=T1   筋膜,包括所有腹膜内脏器病损,或侵袭大血管的病损,或处于胸腔,头或颈的病损   T2=大于5 cm病损;T2a=浅病损;T2b=深病损   N0=无区域淋巴结转移;N1=有区域淋巴结转移   M0=无远处转移;M1=有远处转移
(二)Enneking 等设计的手术分期系统(MTS或SSS) 它适用于软组织肿瘤。这设计是在广泛使用CT,MRI,术前化疗和术前、术后放疗以前判定的,所以很难作出肿瘤的精确定位,而往往采用根治性手术边缘[8],以防局部复发。这分期系统基于:组织病理分级(G),部位(T)和转移(M)。G分为G1和G2;前者转移率小于25%,后者转移率大于25%。解剖位置(T):目前可在手术前用CT,MRI G2更正确地判定,若肿瘤有天然屏障,如骨的筋膜,滑膜,骨膜或软骨来制约,则可认为是间室内;若肿瘤本身已出现于间室外或因骨折,出血,或因污染而越过屏障,则为间室外(见表2)。因此目前使用CT和MRI,对肿瘤在软组织内的认识可以更清楚。表3显示间室内和间室外的肿瘤范围及其转换,有利于制订手术的决策。 表2 MTS(SSS)系统的分期 分期 分级 部位 转移 ⅠA G1 T1 Mo ⅠB G1 T2 Mo ⅡA G2 T1 Mo ⅡB G2 T2 Mo Ⅲ G1或G2 T1或T2 M1   G1=低级;G2=高级   T1=间室内;T2=间室外   Mo=无区域或远处转移;M1=有区域或远处转移 表3 手术部位与间室的关系(Enneking等) 间室内(T1) 间室外(T2) 骨内 软组织延伸 关节内 软组织延伸 浅筋膜至深筋膜 深筋膜延伸 筋膜内间室 筋膜外间室   手/足的指趾线   中足和后足   小腿后方   间室   小腿前外方   腰-股三角   大腿前方,内侧和后侧   骨盆内   臀部   手中部   前臂掌侧和背侧   肘前窝   臂的前侧和后侧   腋   肩胛骨旁   锁骨旁     脊旁   有人认为MTS(或称SSS)分级系统的制订,是在广泛使用先进的影象检查和辅助治疗之前进行的。因此认为比较落后和简单,但其优点是有利于确定手术方案;对成人的软组织肉瘤来说,AJCC和MTS(SSS)分期系统对预后还是非常重要。

5,什么是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

财政政策的挤进效应最早是由加拿大经济学家迈克尔·帕金在其所著的《经济学》一书中提出来的。帕金先生提出的挤进效应的概念为现代财政理论提供了一个观察问题的新视角。 根据帕金的阐述,所谓挤进效应是指政府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时,能够诱导民间消费和投资的增加,从而带动产出总量或就业总量增加的效应。比如,政府对公共事业增加投资会改善当地的投资环境,引起私人投资成本的下降,产生企业的外在经济效应,因此,有可能诱导私人投资的增加,进而导致产出增加;再如,政府用财政资金为居民建立养老和医疗保障,可以形成人们对未来的良好预期,打消谨慎消费的念头,从而引起储蓄减少、消费和投资增加等一系列扩张性经济行为。 相比之下,挤出效应则有着迥然不同的形成机理。如果说挤进效应是由于政府支出行为的正的外部性导致的,那么,挤出效应则是政府支出行为形成对私人部门的负的外部性造成的,这种负的外部性是通过利率变量来传导的。一般由于私人部门的投资对利率很敏感,因此,在利率提高的情况下,私人投资的机会成本将增加,导致私人部门的投资积极性降低,投资量会减少。在IS-LM模型中,表现为政府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引起IS曲线向右移动,在LM曲线位置相对不变时,均衡点会向右上方移动,于是整个社会金融市场的利率水平提高了,根据投资函数的定义,私人投资就会下降。 需要指出的是,财政政策的挤进效应不是通过以利率为中介变量来实现的。政府扩张性财政政策一般只在经济萧条的情况下采用,这时,利率水平往往已经很低,私人投资对利率的反应不敏感,在这种情况下,影响企业投资量的主要因素已经不仅仅是利率水平的高低,而更多的是来自总需求方面的因素,或者说,由于总需求不旺,形成企业部门的产品积压,进而产生私人部门的悲观性预期,此时,政府如若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以增加总需求(包括内需和外需两部分),虽然有可能伴随着利率水平的提高产生潜在挤出效应的可能,但是随着需求的增大,企业外部的隐成本下降了,外在经济会使企业产生一定程度的利润空间,这样即使在利率提高或者说企业筹资成本提高时,企业也会增加自主性投资的,这是形成财政政策挤进效应的原因。 为了更好地发挥财政政策挤进效应的功能,政府的财政支出行为必须要有助于降低企业的营运成本,为企业的生存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这无疑对财政支出的方向定位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般来说,当财政政策在“瓶颈”产业上有所作为时,能够较好地发挥挤进效应的功能。比如在电力销售价格被限定时,电力供应可能会产生短缺,如果政府支出旨在改善电力能源的供给结构,那么,企业就有可能增加投资,否则,电力短缺将引起电价上涨,企业生产成本也因此上升,投资就会减少。这个资料很全 希望对你有帮助哪里不能理解 你补充问题 我尽我知道的回答^-^
简单点和你说吧 政府是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 要搞大规模投资 必须要花钱钱哪来的 要靠发行国债筹集资金在资金供给一定的情况下 对资金需求增加 必然导致资金供应紧张政府为了筹集到足额的资金 必然会提高利率 才能把国债推销出去获得资金这个就会导致利率的提高 而企业大多是负债经营的 高利率导致企业投资收益下降 企业就会减少投资给你个公式 你会比较直观一点 Y=C+G+I+EX Y是总产值 C是消费 G是政府购买 I是投资 EX是净出口 G政府购买增加 导致投资I减少 这个就是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
简单直白全面的说。财政就是政府投资。 政府投资产生两个问题。第一是政府会借钱去投资,政府借得多,留给私人借的钱就少了,导致私人借钱竞争变激烈,需要支付的代价(利率)增高。第二是政府借的钱会用来生产产品。导致在这个产品的市场上竞争变激烈。产品价格会下降。因此财政会使得私人投资的成本上升,利润下降。于是导致私人不愿意投资。也就是投资被挤出
简单说就是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效果政府支出增加可以刺激经济 私人消费投资业刺激经济但是两者因为挤出效应,就导致政府通过增加支出 而产生的刺激效果达不到原来理想的效果,因为挤出了一部分人的私人投资。
挤出效应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效果。在一个充分就业的经济中政府支出增加会以下列方式使私人投资出现抵消性的减少:由于政府支出增加,商品市场上购买商品和劳务的竞争加剧,物价上涨,在货币名义供给量不变的情况下,实际货币供给量会因价格上涨而减少,进而使可用于投机目的的货币量(m2)减少,债券价格下跌,利率上升,导致私人投资减少,消费亦随之减少。 挤出效应的大小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 1.支出乘数的大小 乘数越大挤出效应越大 2.货币需求对产出变动的敏感程度 敏感程度越高挤出效应越大 3.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即货币需求的利率系数的大小 系数越小挤出效应越大 4.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 即投资的利率系数越大则挤出效应越大

文章TAG:什么  挤出  挤出效应  效应  什么是挤出效应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