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为什么欧盟会对中国进行光伏产品反倾销

以前欧盟国家对自己国家使用光伏产品进行了大量的补贴,才会有尚德这样一批企业的迅速发展。我们不是还有阵子大力推广光伏产业,为了促进所谓的节能,一下子涌入了无数公司做这个,在国内没有市场,只能卖到国外,那人家政府怎么可能还花钱补贴买你卖不出去的东西?
通俗的讲是为了限制中国与美国间的商品出口额,进行不正当的反倾销事件,意在获得巨额倾销税!

为什么欧盟会对中国进行光伏产品反倾销

2,为什么光伏产品在国内用的不算多

因为光伏产品是一次投资收效几乎终身。一家房顶铺的几块电池板大都自己用了有富余,可以卖给别人或者企业,这样就冲击了国内发电厂,所以在国内发电厂大佬的心声左右下,国内太阳能发电应用几乎没有,大都是出口给外国使用。外国政府要求环保对光伏产业推广补贴。用煤发电会有污染,用风发电,会很不稳定,适合发电的区域也很少,核电自然有危险,光伏发电时最安全最经济的。只要太阳没毁灭,就永远有太阳能发电。
现在国内很少人这有种观念主要是考虑到成本问题。投资较大,可回收周期较长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为什么光伏产品在国内用的不算多

3,为什么欧洲光伏发电成本比中国高很多

不能这么算,0.3欧元的购买力及价值与0.3元人民币差不多。中国的光伏组件产品价格比欧洲低40%以上,而且欧洲的安装人力、材料成本普遍比中国高,所以欧洲的发电成本比中国高很多。
其实我觉得差不多的。第一汇率。欧元比人民币贵吧!他们拿欧元吃饭。第二区域差异。欧盟世界强大的经济圈范围,人工成本比中国搞很多。第三 物价指数。也不在一个范围 。。没有什么比较的。
光伏发电在前期硅料提纯阶段属于重污染,但成品属于绿色环保产品光伏发电比光热发电热是因为国外的需求多,在欧洲很多国家对光伏发电有优惠和补贴政策
第一,人民生活水平不一样,所以国家补贴的价格不能比;第二,中国光伏电站建造的时候国家补贴的部分(不同形式不同的补贴比例),不知道国外是否有。

为什么欧洲光伏发电成本比中国高很多

4,欧盟为什么要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反倾销税

主要目的是保护他们自己国内的光伏产业;因为中国很多产业都是一窝蜂的上,东西做多了卖不出去就要压价格,价格一压产品质量就差了;质量差了买家就有意见;这个恶性循环同时也搞的欧洲本国生产的东西卖不出去,所以人家有意见了,就要反倾销你;对我国光伏企业来说是灾难,因为我们出口的70%都在欧洲,这样一搞,很多企业都要倒闭;当然,同时也可以规范一些光伏市场次序,也提醒政府合理规划光伏产业,等等;对欧洲的生产企业来说,他们的日子肯定要好过一些,因为他们的价格可以提高一些;但是很多小型的分销、代理商和安装商就难过了,因为买不到便宜的货了,很多人要失业的
光伏2013年8月7日,欧盟委员会发布公告称,欧盟将继续对原产于中国的晶体硅光伏组件及关键零部件进行反补贴调查,但不征收临时反补贴税,欧盟委员会决定将对华光伏产品反倾销案和反补贴案合并调查,将最晚在2013年12月5日对反倾销和反补贴作出终裁。案情背景2013年7月,中欧就光伏产品反倾销案达成价格承诺,加入价格承诺协议的中国光伏企业以每瓦55~57欧分向欧盟出口,并受到配额限制;未加入的企业则面临平均47.6%的惩罚性关税。协议至2015年年底终止。太阳能玻璃2013年11月27日,欧盟委员会宣布对进入欧盟市场的我国太阳能玻璃征收17.1%~42.1%的临时反倾销税。那些之前与调查组密切配合的企业可享有较低税率。此措施将于11月28日起生效,为期6个月,之后可能延长至5年。其中,chinas flat glass group将获得42.1%的反倾销税,hehe group获得32.3%的反倾销税,xinyi group为39.3%;henan yuhua为17.1%。其他中国太阳能玻璃厂商将获得42.1%的反倾销税。
原因很多,简单点来说就是保护欧盟自己的光伏产业,因为中国的光伏产品太便宜了,他们自己的卖不出去了,所以从税收上控制中国产品在欧盟境内的销售价格。对中国企业来说,当然是弊端了,最直接的影响就是销售量的直线下降。

5,中国分布式光伏为什么发展不起来

从世界范围看,分布式光伏发展无一例外都依靠政策支持,主要包括上网电价补贴和配额制。参考我国近几年发展实践,上网电价补贴推广比较成功,对于弃光严重的问题,政府在2015年的分布式光伏规划中也加入了类似配额制的内容。然而,即使是上网电价补贴与配额制双管齐下,光伏支持政策毕竟还需要考虑可操作性问题,若不实事求是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可能导致分布式光伏发展规划的无效性。西安都安光伏发电公司以为,中国在通过配额制解决分布式光伏发展利用方面尚存在困难。与世界主要施行配额制的国家和地区相比,目前中国配额制在成熟度与可操作性上还有很大距离。首先,其他国家与地区配额制是在电力市场化的基础上,由政府制定配额,供电企业或发电企业作为承担主体,而不是仅仅对各级政府进行责任分配。其次,市场化的运作机制保证了在这些国家可再生能源配额可被交易,更有利于资源配置,增强了配额制的灵活性与可操作性。再次,即便政府制定了大规模的分布式光伏配额,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也还需要各级政府额外提供优惠政策与补助,假若这部分资金来源无法明确,也不可能通过市场机制进行有效传导。因此,中国目前的配额制,无论从制定、运作机制、考核机制上都还无法体现市场的作用。并且,中国分布式光伏缺乏投资意愿,不同投资主体面临不同的问题。由于家庭用电量小且民用电价比较低,在不考虑地区额外补贴的情况下,民用安装的分布式光伏收益较低、动力不足。工业安装的光伏虽然由于工业电价高于民用电价而收益率相对可观,但也有三个影响收益率的因素:第一,与民用相比,由于公司经营变化、地点变更等因素,工业光伏项目的不稳定性更大;第二,工业光伏项目可能需要贷款支持,拉低了财务回报;最后,工业电价刚刚进行了下调,还有进一步下调的可能性,也相对影响了工业分布式的积极性。应该说,如果要达到2015年配额要求,政府是有意愿与责任引导分布式光伏投资的,然而由于分布式投资主体的多样性与分散性,政府很难进行直接主导。阻碍分布式光伏投资的另一关键因素,是安装分布式光伏的物理空间限制。通常来说,城市推广分布式光伏发电有两种途径:一是安装在公共建筑上,二是强制将分布式光伏纳入新建住宅设计。然而,与欧洲、美国相比,中国城市居民占有屋顶的比例很低,这两种模式均受到物理空间的限制,不足以满足分布式光伏的规划目标需要。以上海为例,每年50MW的分布式安装量大约需要50万平方米的适宜屋顶。根据2014年上海市统计年鉴,2013年上海学校、医院等大型公共建筑总建筑面积为3722万平方米。以平均楼层为6层,20%的屋顶可用来计算,大致可以安装光伏的面积约为62万平方米,仅能满足一年的分布式规划配额。而且由于屋顶只有一部分比较适宜安装光伏,南向的屋顶或平屋顶安装光伏较经济性。因此,上海每年新增的住宅能提供的分布式光伏安装面积其实不高,全国的情况应该大同小异。所以,在农村和农业用地上推广分布式光伏可能潜力比较大。国家能源局在《2015年光伏发电建设实施方案》中提出,各地分布式光伏应结合生态治理、设施农业、渔业养殖、扶贫开发等合理配置。这应该是现阶段比较可行的解决分布式安装地点选择难题的方法。而且,农村居民的屋顶面积也比较大,但是,如何解决农户分布式光伏投资融资难的问题,仍是农村推广分布式光伏的一个关键点。此外,中国现阶段中东部大部分地区存在雾霾,也是光伏发电难以回避的负面因素。中国分布式光伏应该在中东部经济较发达地区推广,有益于解决光伏消纳问题,优化这些地区的能源结构,长期则有利于环境保护与大气污染控制。然而,现阶段较差的大气质量会对光伏发电造成很明显的负面影响。根据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的光伏系统研究结果,雾霾重度污染时光伏有效发电小时数降低80%。按北京市环保局数据,2014年北京重度污染天数为45天,空气质量为优的天数为93天。所以,考虑雾霾因素计算北京市的分布式光伏发电小时数,如果仅考虑重度污染天数的光照降低,全年光照小时数约下降10%;如果取平均光照降低计算,全年光照小时数则可能下降35%。严重的雾霾天气也是分布式光伏经济性的一大“拦路虎”。

文章TAG:为什么  什么  欧洲  用光  为什么欧洲用光伏而中国不用  
下一篇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