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企业纳税评估的方式方法

1、纳税评估是防止虚假纳税申报的有效手段。2、纳税评估可以通过信息反馈机制,解决征收管理中“疏于管理、淡化责任”的问题。3、纳税评估是一个纳税服务过程。企业不仅可通过航天信息软件“懂税的ERP”中的纳税分析系统预置的各税种不同纳税指标分析公式,企业在以上这些财务、业务数据完整发生时,为企业提前预知自己纳税情况提供很好的事前风险预测。
初学者,这些不太清楚
设置相应的预警标准建立预警体系,通过预警体系筛选重点纳税评估对象。

企业纳税评估的方式方法

2,纳税评估该怎么办

进行纳税评估了,就表示税务看你很久了,指标异常,如果是个人,做一年生意是亏损,二年是亏损,能坚持三年还亏得,我们说他人傻,企业连续亏损几年的却长期存在,不用说,也是有问题的。如果你是真的亏损,要看亏损大小,和现金流,所有的发票,进项和销项,纳税评估也是看这些东西。该交的税还是应该交的。
你要准备好税款和滞纳金。
把利润做平 来个过渡期
税务要什么给什么,尖锐问题,就说,不知道,不清楚。。。 很多时候是要你们多交税的。。。没事!
规规矩矩做账。

纳税评估该怎么办

3,如何做好营改增后的纳税评估工作

营改增后的纳税评估工作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认真做好辅导企业自查。根据评估重点,对疑点集中、涉税风险较高的企业进行集体约谈,详细讲解税收政策法规及企业涉税疑点,辅导企业认真开展自查;  二是强化税收管理,提高征管水平。主动与国税部门沟通衔接,了解后续征管信息,互相配合做好增值税和营业税之间的征收管理衔接工作。在主税种移交后,着重加强对附征税费、所得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等税种的管理,进一步提高征收管理水平,依法做好组织收入工作。  三是严格发票核销,实现无缝对接。按照税法规定细致开展发票核查,对已经停用地税发票的纳税人,做好其结存的空白发票和作废、红冲发票的缴销工作;对于仍然使用地税发票的纳税人,严格控制使用期限,严格防范和及时打击营改增后虚开发票的涉税违法行为。  四是强化风险防控,堵塞征管漏洞。认真做好“营改增”纳税人税款清欠扫尾工作,密切关注“营改增”过程中出现的税收风险点,加强纳税评估,强化税源监控,严厉打击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虚增虚抵进项税额和隐瞒销售收入等偷骗税行为。
你到中国移动营业大厅质询1下

如何做好营改增后的纳税评估工作

4,浅谈怎样发挥纳税评估的作用

纳税评估是实施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税收管理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纳税评估的作用呢?我认为,在纳税评估工作中立足“四个结合”,对提高评估的绩效十分重要。一、立足人机结合,有效地提高发现疑点的准确度,从而有的放矢地进行约谈。对于开发纳税评估信息管理系统来说,行业划分越细,评估预警值就越准确,发现疑点的准确度也就越高。然而,由于纳税人行业种类繁多,同一类行业中往往产品种类不同、主营和兼营不同、企业经营方式和经营成果不同,精确地划分行业很难。因此对于计算机的比对结果,必须由评估人员进一步加以分析,以提高发现疑点的准确度,为下一步约谈打好基础。二、立足事前评估与事后稽查相结合,有效地提高稽查选案的准确度,实现纳税评估和税务稽查的良性互动。纳税评估主要以评估辅导为主,主要采用审核、测算、分析、调查等方法,是税收的管理服务环节,只发现和处理企业非主观故意或未构成偷税性质的申报差错。税务稽查由于多方面原因,存在选案准确率较低的问题,将事前评估与事后稽查结合起来,就能起到互补的作用,在评估辅导过程中及时把发现的涉嫌偷、逃、骗、抗税以及其他有关线索移交稽查部门,做到以评促查;稽查部门除专案检查外,一般要遵循未经评估、不得稽查的原则,既要对税收违法违章行为进行处理、处罚,又要通过加强案例剖析,及时向征收部门反映征管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做到以查促管。三、立足日常评估与专业评估相结合,提高参数指标和预警值的准确度,使纳税评估更加专业化、系统化。应将纳税评估分为日常评估和专业评估,实行税收管理员日常评估和评估办人员专业评估的两级评估管理模式。税收管理员处于征收管理的前沿,对所辖企业的基本情况较为熟悉,税收管理员的日常评估主要侧重纳税申报、发票管理、新办业户、一般业户和零星税源户等方面的评估,并向专业评估人员提供参数指标和预警值的修正建议。专业评估是各局负责评估工作专门机构(管理科或综合业务科)的专门人员进行,专业评估人员具有较高的税收、财务、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知识,可重点对重点税源、重点行业进行评估,并负责确定参数指标和预警值。 四、立足案头评估与实地评估相结合,进一步为确定征管对象提高准确度。纳税评估主要以案头评估分析为主,所谓案头评估,就是根据纳税人申报的各种纳税信息、财务信息、发票信息等,利用计算机与预先设定的参数指标和预警值进行比对,从中发现疑点。由于缺乏更深入的了解,对纳税人的解释,评估人员往往难以查证和判断,评估水平流于肤浅。因此,可以将案头评估与实地评估结合起来,选择部分疑点突出的纳税人进行实地评估,以挖掘更加深层次的问题,进一步确定征管对象。

5,如何做好纳税评估

纳税评估是目前国际上通行的税收管理方式,也是税务机关对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情况进行事中监控的一种手段,可以弥补征管改革过程中管理弱化等不足,强化管理监控功能,体现服务型政府的文明理念,寓服务于管理之中。如何有效地开展纳税评估工作,已成为各级税务部门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开展纳税评估工作需要抓好以下几个环节的工作:  一、自行申报是纳税评估的前提  纳税评估是建立在纳税人自行申报基础上的一项征管制度,纳税人自行纳税申报,构成纳税评估工作的前提和首要环节。因为,纳税申报既是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界定纳税人法律责任的主要依据,又是税务机关开展纳税评估的主要信息来源。  二、全面掌握涉税信息是纳税评估的关键  纳税评估的事实依据是税务机关通过一定的途径、方法和手段,获取的有关纳税人各种涉税信息。根据信息来源的渠道不同,涉税信息分为两类:一是税务机关内部信息,例如征管信息、涉税举报、《税务稽查综合情况反馈单》、《税收情报交换单》等。二是税务机关外部的涉税信息,例如来源于国家行政管理机构、司法机关及有关行业管理部门公布的有关纳税人的设立、行业经营、经济统计等有关涉税信息资料;来源于报纸、广播、电视等信息载体的有关纳税人的商情、广告、重大投资和房地产营销等方面的涉税信息资料;来源于国内、国际互联网上有关纳税人的涉税信息资料。充分利用税务机关的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是有效进行纳税评估的关键环节。  三、申报稽核是纳税评估的核心  税务机关通过对纳税人各种纳税、财务资料及纳税人依法纳税履行程度进行审核、分析和评估,分析、判断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履行法定义务程度,是申报稽核的基本手段和方法。这是一个逻辑分析判断过程具有特定的概念、特点、作用、方法、内容以及独立的工作程序和操作方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作。因此,申报稽核在纳税评估的工作内容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四、约谈举证是纳税评估的服务方式  纳税评估对外是一个纳税服务过程。纳税评估可以通过约谈、举证等方式,帮助纳税人掌握税法,提高纳税申报质量,并可以在纳税评估环节,有效解决纳税人因主观疏忽或对税法理解产生偏差而产生的涉税问题,为税务稽查确认违法事实、准确定案,提供事实依据。  五、专业化组织机构设置是纳税评估的保证  纳税评估工作的推行与开展,要以专业化组织机构设置为保证。目前,一些省市税务机关率先成立了税收评估管理局,具体负责纳税评估的组织和实施。实践证明,纳税评估是强化税源监控,解决税务机关疏于管理的有效途径。鉴于纳税评估内容广泛、专业性强、对人员素质要求高的工作特点,根据工作需要,税务机关应设置专业化的组织机构,明确工作职责,保证纳税评估工作的有效开展。  六、智能化分析是纳税评估的手段  纳税评估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其必须借助于科学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因为,纳税评估不仅要占有大量的征管基础资料和涉税信息,还要针对评估对象的纳税行为进行大量的数据化测算与分析。因此,对涉税信息的采集、加工、分析和处理,要以现代化手段为依托,智能化分析为手段,才能有效发挥纳税评估的特有功能。  七、信息反馈是纳税评估的枢纽  纳税评估是通过信息反馈,把税收征管的各个环节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并通过综合反馈、个案反馈和执行反馈等形式加以实现。  八、确定稽查对象是纳税评估的目的  纳税评估可作为税务稽查的选案环节,并直接为税务稽查提供案源。通过纳税评估可以确定被查对象、提供涉税信息、确定检查重点、强化案件审理、加强内部制约。  九、纳税信用评价是纳税评估的结果  纳税评估为纳税信誉等级管理制度的实施提供全面的信息来源。纳税信誉等级管理首要的工作,是根据纳税人的涉税信息进行纳税信用评价,而纳税信用评价是纳税评估工作的最终环节。因此,纳税信誉等级管理制度的实施基础是纳税评估工作,而纳税评估的目的是以纳税信用评价为最终结果。

6,浅谈如何做好税收分析工作

税收分析是指税务机关运用各种科学的手段和方法,对大量的经济税源调查资料进行综合统计分析,对税收政策执行及税收征收管理活动做出客观的评估和预测,为编制税收计划、完善征管措施、开展纳税评估以及实施税务稽查提供依据。税收分析对加强税源管理和征收管理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在整个税收工作的地位日益突出。加强税收分析,是税收事业发展的必然,是实现税收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当前,税收分析质量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何进一步加强税收分析工作,探讨如下:一、税收分析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由于观念认识、知识水平等的局限,在税收分析方法和手段、分析内容和分析基础资料等方面,没有跳出就数字论数字、就分析开展分析的僵化模式,对税收分析工作存在很多误区,极大地影响到税收分析的效果和作用,具体表现在:(一)认识不到位。存在单纯收入任务意识,认为只要收入完成,就一好皆好,缺乏对税收分析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对分析重视不够,税收分析制度落实不够,平时往往只是专注于任务完成,把税收分析当作应付上级一时之需的工作,对区域经济发展情况,经济税源变化等方面很少进行专门分析,只是偏重于企业缴足税就可以,导致组织收入工作被动,无所适从。(二)税收分析质量不高,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计会部门提供的税收分析仍然停留在传统的计划管理、进度分析的层面上,不能与经济有效结合,分析的指标体系不完整,运用的指标口径不规范,导致整个分析空洞,抽象,质量不高,与实际脱离,不能满足税收分析工作的需要。(三)税收分析方法简单,内容单一。税收分析工作是一项经常性税源调查分析,需要对经济指标、经济税源发展变化、企业生产经营等进行长期积累。但是部分计会部门仍然习惯于过去简单的数据对比分析,对影响税收收入增减变化的经济、政策及征管因素揭示不深、不透,有的甚至根本不愿触及,不愿意从深层次上找原因,导致税收分析成为数字统计,对比的汇总资料,没有起到应有作用。(四)税收分析人员素质有待提高。计会部门满足传统的报表汇总,缺乏一些既有很高的政治素质又要有很强的税收业务知识、计算机知识、数理统计知识及经济理论知识的专业分析队伍。人员素质与开展科学的税收分析工作的内在要求越来越不适应。二、进一步加强税收分析工作的主要措施当前,随着税收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的不断深入,税收分析工作越来越被各级税务部门所关注,各级领导对税收分析工作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进一步发挥税收分析的积极作用,要做到六个结合:(一)税收分析与宏观的经济税源变化相结合。目前,影响税源和税收变动的因素日趋复杂,如果脱离了宏观的的经济形势,不注意加强对税收政策变化情况的研究,忽视对重点地区、重点税种、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经济税收情况的调查研究分析,就难以揭示税收增减变化的内在原因,税收分析就不能较准确、客观反映税源的变动情况。经济发展状况和趋势对税源有连动作用,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计会部门在分析写作时,要注重经济发展情况对税收的影响,要对其进行总量、构成、发展趋势分析,预测经济发展情况对税源变化的相应影响;要注重能源和原材料价格变化对税收的影响;新税收政策措施对税收的影响等等,要做到跳出税收,分析税收,只有这样,税收分析才能反映实际情况,才能对组织收入工作提出针对性的措施。(二)税收分析与税收计划管理相结合。通过税收分析,确保税收计划科学、合理、准确。税收计划是税务机关根据国民经济计划指标、现行税收政策以及客观税源的发展变化情况,对一定时期税收收入的测算、规划与控制。通过对税收与经济关系的分析,掌握历史时期税收弹性和税负水平,能够从宏观上把握税收经济动态,找出影响税收收入增减变化的主要因素,测定未来税收发展趋势,为制订合理的税收计划提供科学依据。在全面把握纳税人生产经营活动、相关财务信息等情况基础上,深入了解和掌握纳税人税源的总量规模、结构状况和税源质量,从而为预测纳税人税收形势提供依据。(三)税收分析与新综合征管软件的数据运用相结合。随着全区新综合征管软件的运行全面铺开,各项数据资料实现了自治区级集中和共享,为税收分析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基础,计会部门要充分利用综合软件提供的平台,认真采集相关数据,认真梳理内外部各项数据,研究数据间的关系,加强对各类数据的综合运用,利用计算机对大量的经济税源和税收信息进行处理,通过分类整合、综合对比,产生及时、准确、全面的税收分析报告,真正把数据变为会说话的分析。要根据纳税人税务登记状态的变化情况的信息,对辖区内的纳税人的税收收入进行分析和预测,要着重分析企业合并、分立、破产、注销、停业和外出经营等情况对税收收入的影响。(四)税收分析与税收征管相结合。税收分析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通过经济税源的分析监控,掌握真实的税源状况,判断征管的质量,进而提出有效的征管措施,指导组织收入。因此一方面我们要通过税收分析,揭示组织收入中存在的问题,反映征管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并针对问题提出指导性意见,制定相关措施,指导组织收入工作的正常开展。另一方面,通过对重点企业和行业进行微观税收分析,利用大量的有价值的涉税信息,对纳税人在一定时期内的纳税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审核、评价、判定,及时发现存在问题,督促纳税人自查自纠,或者通过必要的征管措施,实现收入的应收尽收。(五)税收分析与培养高素质的计会队伍相结合。提高税收分析人员素质、提升税收分析能力是做好税收分析工作的根本保证。建立一支既懂经济理论知识、税收业务知识,又熟悉经济税源情况变化、熟悉统计分析基本理论和方法的税收分析队伍,才能保证税收分析工作质量。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要加强对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宏观经济掌握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的培训,多方面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采取以会代训、专题培训、长短期培训结合等形式,加强对基层税收管理员的系统培训,同时要积极推广优秀的税收分析,开展经常性的经验交流,不断开拓分析思路,切实加强税收管理队伍建设。(六)税收分析与部门协作配合相结合。税收分析是一项技术性、时效性、针对性、综合性很强的工作,需要税务机关上下级之间和同级各个部门间的相互协作和信息沟通。

7,如何构建纳税评估指标

请参考 纳税评估是指税务机关运用数据信息对比分析的方法,对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纳税申报的真实性和合理性做出定性和定量的判断,评价和估算纳税人的纳税能力,并采取进一步管理措施的管理行为。纳税评估的主要任务是查找征管的漏洞和发现偷税嫌疑人。其基本定位在管理和服务上,从形式上来说主要是一种非现场的检查,侧重税源管理,对纳税人的无知性税收不遵从或操作错漏行为进行纠错,并对发现的偷税嫌疑人移交税务稽查机构查处。 一、对纳税评估与税务稽查的认识及定位 要建立符合税收发展需要的纳税评估体系,首先要解决纳税评估与税务稽查的认识及定位问题。 (一)纳税评估的认识及定位问题。近年来,为适应推进税收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及时发现税收征管中的薄弱环节和存在的问题,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全省各级税务机关积极开展了纳税评估工作。在“数据采集—税源监控—税收分析—纳税评估—税务稽查五位一体”的横向互动机制中,纳税评估是衔接税收分析与税务稽查的重要中间环节,其工作的好坏与税务稽查的工作压力大小有着直接的关系。 目前纳税评估基本定位在管理和服务上,从形式上来说主要是一种非现场的检查;但实际工作方式类似税务稽查,在手段采用和实际效果上又不如稽查;在评估人员看来,纳税评估工作是通过资料分析、评估约谈、下户调查等方式查找税收问题,与以前的日常管理检查、稽核评税差别不大,只是方式程序有所改变。同时,评估人员虽知道纳税评估不是一种税务行政执法行为,只是税务机关一项内部工作管理规定,是一种内部审计行为,对纳税人没有执法约束力。但在实际评估及习惯操作中,部分评估人员仍与原来日常税务检查一样作为,评估工作的目标和方法也向个案查出多少问题的方向发展,忽视了纳税评估的职权。有些评估人员受管理服务定位、非执法行为概念等相关因素约束,缺乏深入挖掘和分析问题的动力,没能全面发挥主动管理监控职能,工作开展不尽理想。 (二)税务稽查的认识定位问题。一位世界货币基金组织的专家如是说:税务稽查的功能关键是震慑纳税人,使得纳税人不敢肆意偷税。税务稽查侧重执法打击,针对纳税人故意性的税收不遵从行为,即对偷、逃、骗、抗税和其他需要立案查处的税收违法行为进行重点打击。税务稽查是税收征管的最后一道防线,但我们不能就集中重兵把守,对每个纳税人进行检查,以稽查代替征收,如果那样的话,税收征管改革也就是“星星还是那个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我们税务管理的各环节都要重视对偷税嫌疑人的发现,通过这样的机制,使每个偷税者可能受到潜在稽查威胁,关键是可能受到惩罚。我们的稽查威胁,关键是可能受到惩罚。我们的稽查觉得人手不够,笔者认为,如果不是指导思想和效率的问题,那就是其他部门的介入不够,特别是纳税评估环节做得不好。发现谁是偷税者比查清他究竟偷了多少税更重要。 二、纳税评估流程的构筑 规范的、符合税收发展需要的纳税评估操作流程是纳税评估成效的保证。现行国家税务总局制定的《纳税评估管理办法(试行)》及省局制定的《纳税评估工作试行办法》等规定,日常税源管理岗税收分析中发现导常的纳税户转给纳税评估岗,起动纳税评估程序,纳税评估具体流程为:评估分析—约谈举证—下户调查—结果反馈(含移送稽查)。笔者调查分析后认为,应将稽查的责成自查环节,提前至纳税评估流程中,新的纳税评估流程应是为:评估分析—责成自查—评估再分析—约谈举证—下户调查—结果反馈(包括终结评估和移送稽查)。将责成自查提前的理由有以下三方面: (一)责成自查削弱了稽查的威慑力。责成自查主要是针对纳税人的无知性税收不遵从的情况,给予纳税人一个自查自纠的机会。在总局未提出纳税评估和征管缺位的时期,为稽查工作的顺利开展、缓和稽查与被查对象的矛盾都起到了积极而有效的作用,同时责成自查对故意性的税收不遵从纳税人打击的弱化,也不可避免的削弱了稽查的威慑力。现今,征管逐步强化、纳税评估体系也逐步建立,责成自查前移符合证管改革的大趋势。 (二)责成自查的非现场检查性质,决定它更适合存在于纳税评估环节。纳税评估是一种非现场的检查,责成自查也属于同一性质的检查,并且都不是一种税务行政执法行为,均侧重于对纳税人无知性税收遵从的纠错。因此,责成自查更适合于纳税评估环节。 (三)将责成自查前移至纳税评估环节,有利于强化纳税评估工作,也有利于提高稽查的威慑力。在评估过程中有责成自查,纳税人会对纳税评估工作更加重视,评估阶段问题不暴露,就只有等着给稽查惩罚(补税、加收滞纳金、罚款)了。现阶段,纳税人还存在侥幸心理,即使被评估岗移送稽查查处,在稽查环节,纳税人还有自查补税的机会(无需被罚)。这不利于强化纳税评估工作,也不利于稽查威慑力的发挥。 三、纳税评估工作需加强的三个方面 (一)强化培训,提高评估人员的综合素质。一方面,纳税评估工作需要评估人员既精通税收业务知识、财会知识,又能熟练操作计算机,要求评估人员能够依据国家的税收政策及自身综合知识和素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从多层面对税源状况、纳税行为进行细致的案头分析,逐步审定申报数据的真实性、合理性,并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另一方面,由于需要评估人员进行约谈或举证确认,所以要求评估人员不但要了解企业经营特点,有过硬的业务水平,更要具有很强的职业敏感性和敏锐的洞察力、一定的约谈技巧。这对评估人员的综合素质是一个较大的挑战。因此,要选择综合素质较高的人员从事评估工作才能促进评估工作的发展。评估人员要坚持学习经常化,掌握各项税收政策,熟悉企业财务制度和财务核算方法。一要加强对纳税评估人员的培训,对评估工作涉及的税收业务、财务管理、计算机操作技能、各项评估应用指标的分析、与纳税人的约谈技巧等进行系统轮训。二要适时组织开展评估工作经验交流会、典型案例分析会,通过评估人员对评估方法、约谈技巧、报表分析方法等进行交流总结,使干部的评估水平在相互探讨中得以共同提高。三要加强工作考核,鼓励先进,带动后进。通过系统的组织学习,培训、交流、考核,进一步提升评估人员的综合素质。 (二)提高信息采集量,整合信息。纳税评估受信息质量、系统软件、评估人员素质等诸多因素制约,以能获取和储存必要的涉税信息数据为基础,并依托符合工作实际的评估信息分析系统。因此,一是建立和完善评估信息提供机制,税务机关通过法律、法规、规章等法律形式,制定纳税人必须提供的信息项目的具体要求,以确保评估信息的准确全面;二是依托计算机网络,提高信息收集能力和质量,以多元化电子申报为切人点,提高信息的加工能力和利用效率,减少人工输入信息量,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三是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将分散于CTAIS税收征管系统和工商、公安、国士、城建、银行等内部、外部系统的纳税人的各种经济信息进行整合,实现涉税信息共享;四是要不断优化完善纳税评估软件,增加评析指标,如成本利润率、毛利率、税负差异率、库存变动幅度、应收应付账款变化幅度等。同时,税政、征管及分局日常税源管理岗位应多下企业进行税源调查,采集基础数据,掌握不同行业的动态信息,根据业平均数据,合理设置税负预警指标,与各企业自动对比查找疑点问题。 (三)高度重视约谈、举证工作。约谈、举证是纳税评估工作中认定处理阶段的重要环节之一,评估人员应在查阅企业报送的财务报表、纳税申报表等申报资料以及向税务机关其他岗位了解情况,全面掌握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财务核算状况、日常纳税情况、发票管理及税款交纳情况的基础上,做好约谈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并拟好约谈提纲。只有掌握纳税人的基本情况,才能把握约谈的主动权。但在实际工作中,只凭评估人员提出的疑点就想通过约谈来解决问题,显然不可能。企业解释市场不好,亏本经营等各种理由很容易搪塞过去。约谈除了需要纳税人配合、主动承认问题外,评估人员的询问方法、技巧很有讲究。有不少问题要从生产工序、出入库记录、库存变化、销售数量差异、成本核算漏洞、毛利水平与应纳税金配比、预收应付账款的来龙去脉等各方面提问,并对应答理由是否真实合理进行即时分析反应,提出不同看法。巧妙利用谈话中的矛盾之处,找出疑点深入挖掘不轻易放弃,才不会被表面现象和某种似乎合理的理由蒙蔽。

文章TAG:如何做好纳税评估如何  做好  纳税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