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悲的,是一直当“廉价劳动力”。别看硕士博士一毕业就能拿到较好的岗位,那是因为他们研究生阶段每天都在出卖“廉价劳动力”…再者,袁隆平尚且要到田间地头去工作,你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有什么理由不做点“廉价劳动力”的事儿,刚毕业的大学生做充当阶段性的“廉价劳动力”不丢人,那是成长过程中必须交的学费。

1、身为廉价劳动力,是怎样的一种体验?

身为廉价劳动力,是怎样的一种体验

热爱除外,不能逃避,就剩抱怨。抱怨的教导主任,原来工作的镇中学有一位教导主任,毛笔字出色,镇上经常有人因儿子结婚,或乔迁新居等好事,拿两包烟找他写对联。我们觉得这是很长脸的事,不想有一次他向我们吐露心扉,十分不满,他说那些人拿了两包烟后就像唤狗一样催促他完成任务,根本不知道其中的麻烦一一找适合的对联,裁纸,计算字的大小,写时自己牵纸,完了还有洗笔,收拾等等。

有时写到半途,他恨不得把笔折断一甩了之,诉说这些时他神情委屈又愤怒。不胜其烦的我,本人也有类似经历。因喜欢写些东西,有点知名度,单位经常托我写个材料,偶尔同事碰到同学聚会什么的,托写个讲话稿什么的,年青时倒没什么,到后来就很厌烦。写东西很费神,我有时想:弄出一篇材料,付出的脑力劳动量至少值两千元,而且给钱我还不一定愿意干,

但碍于情面不得不免费辛苦,别人还未必理解个中辛苦。我有个弟弟,从普通老师慢慢干到副校长,这一路可苦了我了一一只要遇到总结呀,讲话呀什么的,他就找我,我俨然成了他的秘书,搞的我一看到他的来电就紧张,长时问没打电话则担心着下个电话可能就要来了后来我厌烦的话经亲人传到他耳朵里,他心生歉意,但有事还是找我,只是偶尔给我带条烟,送个菜什么的,

后来我就改变策略,除了弟弟外,一是能应付就应付。就是不像年轻时那么认真,那么全力以赴了,只要不是紧要的,就不求质量,差不多能交差就行了。二是委婉拒绝,理由就是事多,忙。或者说:我精力下降了,现在看到材料就头疼一一其实这些也是真实情况,并非完全是借口,这样一来,倒是清静了许多。会隐藏的年青人,记起有一小段时间在教育局帮忙的往事,局办公室里有个通讯员,是个小伙子。

一次局里要开个重要会议,会议材料要装订,时间有点紧,小伙子也在文印室帮忙,我看到他把一叠文件纸颠匀,便于一张张散开的动作很娴熟,就发自内心地夸他。他马上压低声音跟我说:别声张,让他们知道了以后总会安排我的他还真会隐藏自己一一这倒也是避免自己的劳动被廉价使用的一种思路,上面这些求人帮忙的事,算是利用“廉价劳动”的一种情况吧。

2、如何看待“应届大学生是廉价劳动力”这一说法?

如何看待“应届大学生是廉价劳动力”这一说法

以前大学生曾被称之为天之骄子,毕业以后可谓皇上的女儿不愁嫁,但是后来随着各个高校连年扩招,毕业生的数量供大于求,他们也面临着毕业及失业的尴尬局面,说应届毕业大学生是廉价劳动力,这种说法未免有些夸张,但也确实反映出现在应届毕业生,工资收入较低,起点低等现实问题。在庞大的毕业生求职队伍中,大部分的毕业生没有实践经验,只有怀揣着一纸文凭,相比之下用人单位如今更加倾向于使用有工作经验也有文凭的求职者,所以应届毕业生在求职中所占的优势并没有突出,

而且从实际情况来看,很多应届毕业生的所学专业并不是市场热门专业,甚至在一些技工院校的毕业生中,就业率也远远高于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率。甚至还有一种现象一些普通高等学校的应届毕业生回炉去技校学手艺,这说明什么?恰恰说明只有文凭,没有一技之长,是很难在简称激烈的求职竞赛场上取得一席之地,正是如此现实,也如此残酷地求职中,很多应届大学生只能无奈的选择了先就业再择业,先无奈的选择一个看似并不满意的单位,赚取基本的生活所需费用在经过若干年的自我提升后再选择跳槽,选择一个更好的平台去发展。

3、你觉得当代大学生真的是廉价劳动力吗?

你觉得当代大学生真的是廉价劳动力吗

先说说便宜的问题,随着每年都水涨船高的薪资,年轻人越来越懂面试谈“薪资”这门技术了,你想便宜收纳新鲜血液,别傻了,这届年轻人可实际的很,钱给的太少,人家凭啥要来?那么来说说企业为什么喜欢招应届生1、招应届生,效率更高社招有时候就是这样,老板要求不低,岗位预算不高,又不急着要人,那可不就长时间招不到合适的人了麽?校招相对于社招来说,那效率可是杠杠的。


文章TAG:廉价  体验  劳动力  什么是廉价劳动力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