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取的是淮河流域的水,其中通水的中线工程取水点在位于河南南阳的丹江口水库,距离长江流域还真有点远。南水北调为什么选在丹江口,主要是因为这里有水,虽然降雨量比不上华南地区,但流域面积大,河流径流不但与降水量有关,还受流域面积影响,径流量=流域面积*(年降水量—蒸发量)。

1、南水北调,已通水,长江水位超警戒水位,为什么不向北方多补水?

南水北调,已通水,长江水位超警戒水位,为什么不向北方多补水

南水北调取的是淮河流域的水,其中通水的中线工程取水点在位于河南南阳的丹江口水库,距离长江流域还真有点远。此次洪水发生地大多数都是长江以南,而安徽南部虽然有长江流经,但已经到了下游,靠自流水根本不可能往北方补水,每次洪水都是这样,一般自武汉开始往下游,或者是长江以南地区。这些年已经很少听到黄河防汛的紧张了,也是,黄河平常都是几乎干的,即使在汛期,我们到柳园口跟前也很难看到那种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壮观,

2、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为什么不做成运河?

南水北调的初衷是解决饮用水问题,因此河道狭窄,浅,目前来看还是起到一定作用,但全部用水泥覆盖河底和坡堤,就对水和土壤的自洁能力产生影响。如果修成运河,可以搞二期工程,按照古代运河的标准,不用混凝土做底,但大堤还是可以用钢筋和混凝土的,当然用原来的河道不现实,因为现代船只的燃油和塑料垃圾会造成水质污染,这就是说,饮用水的安全要百分百保证安全,

某些地段比如穿黄工程,不能复制成运输河道。所以二期工程也只是根据地理条件,在合适地点施工,对于运河水质安全的考核很简单,在水库和河道里养殖鱼,虾,蟹,就像珠江上的网箱养水产品一样,他们的生存出了问题,那对于环境和人类是有害的,如果水产品生存没问题,就证明没有化工企业在做害,如果想达到灌溉,饮用,运输都可以,必须严格管理,否则,垃圾问题就把沿河的居民惹恼了,是不会答应的,养鱼虾是增长农民收入,给他们带来收益,他们也不会阻挠征地的问题。

3、南水北调为什么选在丹江口?这个地方雨量又不大?

南水北调为什么选在丹江口,主要是因为这里有水,虽然降雨量比不上华南地区,但流域面积大,河流径流不但与降水量有关,还受流域面积影响,径流量=流域面积*(年降水量—蒸发量),我们看看从汉江调了多少水?南水北调通水五周年,总计调水约255亿立方,累计向北京输水43亿立方米,相当于1个密云水库的库容量。其中,仅去年就向北京输水12.1亿立方米,相当于500个昆明湖,

惠及沿线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四省市6000多万人。总体来看,调到北方的水资源,还不是很多,只能满足基本的日常生活所需之用,而广东一年消费的水量就达到433.5亿立方米,与之相差仍然很远,这里的水为什么有这么多呢?笔者清绘了一张汉江流域地形图,我们来看看流域面积。如下,汉江是长江第一大支流,从地形上看,汉江的上游发源于我们国家生态环境最好的地区——秦巴山地,北面是秦岭山地,南接大巴山,汉水水系就发育在两山谷地中,这里山高林密,林木翠绿,植被覆盖率高过80~90%,能够涵养水源,使得汉江一年四季河流径流比较稳定,加之这里山谷地形,人口稀少,工业薄弱,人类生产活动所产生的污染较小,水质好,是上等的引用水源。

▲上图是汉水流域汉中城市月降水量分布图从气候上来说,汉水流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受夏季风影响,从海洋面上携带着大量水汽,伸入本区,加之地形的抬升作用,年降水量多达800~1100mm,而广东降水量在2000mm左右,从上图来看,汉水有两个降水高峰,河流径流曲线呈双峰特征,七月与九月降水量较多,每年出现两次洪水机会,这主要与汉水流域内华西秋雨有关,我们看看去年九月汉水降水情况,

去年汉水流域华西秋雨较多,我们从上图可以看出,汉中等地成了全国降水最多的地区,月降水达300mm左右,个别地区达500mm左右,长江中下游干旱,而汉水流域成了雨窝,强降水引发汉水暴涨,达到历史警戒水位。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汉水径流优势,加大南水北调,不仅要满足城水居民用水需要,还要对华北平原进行生态补水,以河北为例,今年4月~6月,我们对境内的12条河流生态补水3.51亿立方,地下水位最高上升了近8米。


文章TAG:南水北调  选在  通水  丹江口  南水北调为什么还没通水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