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推出粮食托市收购,为何还会“谷贱伤农”。为何江苏托市收购粮库不开仓收购,种粮大户卖完后才开库,继安徽两省启动中晚稻托市收购之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于10月31日发出通知,自11月4日起,在河南、湖北、四川等3省符合条件地区启动中晚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之后在11月6日,再次发出在江苏省启动中晚稻托市收购,截止目前,已经有5个省份启动托市收购工作。
1、国家推出粮食托市收购,为何还会“谷贱伤农”?
国家推出粮食托市收购,为何还会“谷贱伤农”?朋友们大家好!这个问题也许是很多农民朋友困惑的,笔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向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想法,不当之处请大家海涵。一、粮食托市收购的基本情况,多年来,国家为了保护农民利益,提高种粮农民的种地积极性,以及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推出了粮食托市收购政策。大家知道,目前大豆和玉米已经退出托市价格收购,四大主粮作物中只有水稻和小麦仍然有托市收购政策,
据了解,今年2月9日,国家发改委网站发布消息称,调整小麦和水稻最低收购价格,三等普通小麦下调3分钱,调至1.15元/斤;水稻调整情况是,早籼稻和中晚籼稻调减0.1元,分别调至1.20元/斤、1.26元/斤,粳稻每斤下调0.2元,调至1.30元/斤。二、粮食托市价格作用发挥情况,从目前情况看,托市价格已经连续两年下调,让托市粮食价格逐步与市场粮价接轨,让国内粮食价格逐步与国际粮食价格接轨,托市价格的功能在弱化。
但有一点大家要注意,在下调托市价格的同时,国家并不是不考虑农民的损失,是通过补贴的办法来弥补农民损失,比如今年籼稻每亩补贴100元,粳稻每亩补贴150~200元,三、当下谷贱伤农的几个原因。国家下调粮食托市价格导致农民收入下滑有限,通过补贴基本能够弥补损失,导致谷贱伤农的原因主要有:一是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据春耕时了解今年的化肥比去年高25~30%,种子比去年高15~20%,农药比去年高20%左右。
二是地价虚高,受2017年玉米价格上涨影响,土地租金上涨10%左右,三是国际市场粮价冲击,由于我国玉米、大豆、水稻、小麦的生产成本明显偏高,受进口粮价冲击较大。是上述三点原因导致了国内粮价低,出现了“谷贱伤农”现象,综上所述,国家退出的粮食托市价格对种粮农民还是具有一定保护作用的,但随着粮食市场化进程的加快,这种保护作用也在弱化,但导致“谷贱伤农”问题的症结应该是生资涨价、地价虚高和国际粮价冲击,大家要正确理解。
2、为什么江苏水稻托市收购国库不开仓收购,让种植大户把粮食买完才开库?
11月6日相关方面发出消息,自11月7日起,江苏省内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启动2019年中晚稻最低收购价预案,这对于农民来说无疑是定心丸,符合相应标准的稻谷,售粮时的均价至少在1.26元/斤(含)以上,不过也有部分种粮大户反馈,自己想卖粮时,当地粮库却没有开仓收购,让种植户感到不解,似乎又觉得上下传达的精神不一致,实际上这里面还有一个难点问题,如果没有处理好,容易出现误解,那就是粮库的仓容问题。
比如说当地占有粮库只有300吨的仓容了,而预计的收购量在450吨以上,那么就面临着粮库仓容不足的问题,超出的150万吨粮库只能暂时不收,等到有新的空间后,才能继续收粮,如果种粮大户正好卡在这个时间节点,那么就会认为自己要卖粮时却没有收粮,而卖完了却又开仓收粮,为何江苏托市收购粮库不开仓收购,种粮大户卖完后才开库?微尘微视界对此有以下几个观点。
一、启动稻谷最低收购价预案期间,符合相应标准的粮源,粮库需无条件接受农民卖粮从2004年开始,水稻和小麦就有着收储的制度,每年在农民集中售粮的时候,就可以启动相应的最低收购价预案,这是粮食作物特有的待遇,同时也是国家对农民的一种保证,只要当地启动了最低收购价预案,基层粮库就得无条件接受农民卖粮,这种大局意识相信各地都有,不会出现农民卖粮时拒收的现象。
文章TAG:粮食 托市 完才 开库 大户 什么是粮食托市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