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除了是灯谜节,还是“情人节”。元宵节是古老节日;2、元宵节张灯结彩,赏灯、观看秧歌、旱船等民俗表演人流通宵达旦,络绎不绝;3、元宵节是中国古代难得的两性接触的机会,“为什么说古代的元宵节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情人节?”本人对题目的观点不可苟同!本人认为,这是对古代元宵节文化的亵渎,是对中国优良传统文化的贬低和污蔑。

1、为什么元宵节是古代的情人节?古人怎么庆祝情人节?

为什么元宵节是古代的情人节古人怎么庆祝情人节

元宵节除了是灯谜节,还是“情人节”。要知道,在古代实行宵禁制度,只有元宵节这天,皇帝特许执金吾驰禁,这一天允许士民自由踏月观灯,要知道我国古代的女子一直养在深闺,只有元宵节这天允许外出夜游,允许百姓“彻夜狂欢”,因此,元宵节也成了女子唯一可“自由恋爱”的节日。《武林旧事》记载了南宋首都临安府士女观灯市的情形:“都城士女,罗绮如云,盖无夕不然也,

”也正是因这样的“一年一宵”的邂逅相遇,诞生出很多美丽的爱情来。如《春灯谜》中,宇文彦和影娘在元宵夜情定终身,韦述《两京新记》记载了南陈乐昌公主与丈夫徐德言恐国破后两人不能相保,因破一铜镜,各执其半,约于他年元宵节卖破镜于都市;后来,两人终于在元宵夜破镜重圆。很多的宋词也反应了这一情景,如欧阳修《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这首词以女性的角度描绘了元宵节那天不见意中人的遗憾和伤感,当然,这样邂逅的爱情故事有美满的,也有凄凉的。如宋代女词人朱淑真的故事就是令人为之感伤的,朱淑真遇人不淑,嫁了一个庸俗的市侩,在元宵节曾有怀念她旧日情侣的一首词道:“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2、为什么说在古代元宵节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情人节?

谢谢邀约。今天推送的题目是:“为什么说古代的元宵节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情人节?”本人对题目的观点不可苟同!本人认为,这是对古代元宵节文化的亵渎,是对中国优良传统文化的贬低和污蔑,古代的元宵节和情人节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绝对扯不到一块,如果硬要往一块拉扯,那绝对是痴人说梦、道听途说、以讹传讹、盲人摸象的论断和观点。

关于题目中的问题,我上网查了一下相关内容,某“民俗专家”的依据如下:1、元宵节是古老节日;2、元宵节张灯结彩,赏灯、观看秧歌、旱船等民俗表演人流通宵达旦,络绎不绝;3、元宵节是中国古代难得的两性接触的机会,“一见钟情的很多,有些原本就是情人”。4、引用了欧阳修“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辛弃疾“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等诗句印证,本人反对“古代元宵节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情人节”的观点如下:1、至今为止,没有看到过任何一个学者或专家指出过古代的元宵节是情人节这一叙述或论断,更没有看到官方说过。2、中华民族是崇尚道教、儒教的民族,历朝历代都是遵循道德规范的民族,古代的女性更有三从四德的约束,

因此,不可能像某“民俗专家”认为的那样。3、古代对女性的约束:我们先来看一下三从四德是什么?三从四德是中国古代习俗之一,“三从”:指女性未嫁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三从四德”是中国古代女性的道德规范,是儒家礼教对妇女一生在道德、行为、修养的进行的规范和约束,做女子的第一要紧是品德,能正身立本;其次要求女子要言辞恰当、语言得体;其三是端庄、稳重、持礼,不能轻浮随便;最后要相夫教子、尊老爱幼、勤俭持家等。

“内外有别”是传统社会对两性最重要的规范,男人在外面从政、经商、种地,女人在家内做饭、持家、生儿育女、孝敬公婆等。这种对男女位置和分工的划分就形成了在居处、活动、交往、行为等日常生活中的内外障碍——“男主外,女主内”,“男女授受不亲”,“内言不出,外言不入”等“男女大防”的礼教,古代的女子修养的要求还有:清则身洁,贞则身荣;内外各处,男女异避;立身端正,方可为人;女处闺门,少令出户;莫从游行,恐他恶事等等。


文章TAG:情人节  元宵节  古代  为什么元宵节是情人节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