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金融机构流动性比例下滑应采取什么应对措施

1、要及时向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支持,充分运用TAF等工具,对流动性出现暂时困难的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支持。 2、提出使用创新金融工具保持市场流动性,可能意味着未来利率有更大下调空间,因为创新金融工具一般在利率降至极限后才会使用。 3、支持金融机构加大对民生工程、重大工程建设、节能减排、科技创新、技术改造、区域协调发展的信贷投入。 4、将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5、加强跨境资金流动均衡管理,加强个人携带外币现钞出入境、个人外币现钞提取和结汇管理。

金融机构流动性比例下滑应采取什么应对措施

2,什么是流动性缺口如何计算

流动性缺口是衡量银行流动性的常用指标,它衡量的是在未来的一定时间内,银行能变现的资产是否能够偿还到期的债务。缺口为正,表示银行在该期限内到期的资产足够偿还到期的债务;缺口为负,表示银行在该期限内到期的资产无法偿还到期的债务,需要以其他方式筹集资金偿还到期债务。虽然《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试行)》仅规定了90天期的流动性缺口,但在银行实际运用之中,要分别计算多个期限的流动性缺口,并制定相应的流动性管理策略。公式流动性缺口率 =流动性缺口÷ 同期内到期的表内外资产 × 100%流动性缺口为90天内到期的表内外资产减去90天内到期的表内外负债的差额。本指标计算本外币口径数据。

什么是流动性缺口如何计算

3,流动性缺口是指银行什么和负债之间的差额

流动性缺口是指银行资产与负债之间的差额。当负债大于资产时,说明银行流动性过剩;当负债小于资产时,说明银行存在流动性风险,若要维持现有的资产规模,必须从外部去寻求新的资金来源。由于银行的资产与负债是不断变化的,故应引入边际流动性缺口概念。
流动性缺口为90天内到期的表内外资产减去90天内到期的表内外负债的差额。2113资产是对资金的运用, 可以按5261照是否能在90天内变现并且没有损失划分为流动性资产与非流动性资产两部分;负债和所有者4102权益是资金的来源, 可以分为稳定来源与波动来源两部分。流动性资产与波动来源之1653间的差额,即为流动性缺口。如果流版动性资产大于波动来源,这一缺口为正, 说明银行流动性充足反之, 这一缺口为负, 说明银行部分非流动性资产由波动资金权来源提供, 流动性存在不足。

流动性缺口是指银行什么和负债之间的差额

4,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原则

商业银行在进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时面对的是复杂的外部市场环境,其自身的流动资产与负债也处于不断调整之中,针对特定的流动性需求,银行在进行流动性管理时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1)相机抉择原则商业银行在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之间必须做出选择,在保证银行正常经营活动的前提下要努力提高盈利性。要根据不同时期的业务经营重点权衡轻重,相机抉择。当出现流动性缺口时,银行管理者既可以通过主动负债的方式来扩大经营规模以满足流动性需求(通常可通过发行债券、大面额存单及向金融市场拆借资金来补充流动性),也可以收缩资产规模,通过出售资产或以资产转换的方式宋满足流动性需求。通过主动负债筹集资金有利于银行业务扩张,降低银行经营成本,提高经营效益:但另一方面,主动负债筹集资金具有一定的风险性,易受利率、市场及公众心理等诸多因素影响,有时反而会造成银行筹资成本增加或者不能筹集到足够的资金。而通过收缩资产、资产转换等方式进行流动性管理,银行的资金调整、转换受市场因素影响较小,在遭遇不确定的资产需求时,可通过内部资金调整来满足流动性,因此安全可靠且风险较小;但银行将为之付出较高的机会成本,因为以这种方式进行风险管理,必须要准备大量的准备资金,这必然将以其他利息较高的资产规模收缩为代价。总之,无论通过何种方式来进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最根本的一点就是筹措资金的成本必须小于运用其所获得的收益,只有做到这一点,管理策略才是可行的。一般而言,一些实力雄厚的大银行,在金融市场上拥有良好的借款信誉,易于通过主动负债的方式获得成本较低的资金,而广大中小银行由于其规模、资金实力、信用等方面与大银行存在差距,因而多采取收缩资产、资产转换宋获得资金。(2)最低成本原则无论是主动负债方式筹集资金还是通过自身资产转换来满足需求,都要牢记一点,那就是保证成本最低。成本最小化是最优方案选择的基础之一。在此基础上银行可以在对未来流动性需求及市场资金供求趋势进行预测并以此为依据做出多种筹资方案以供选择。当然,成本最低化只是相对而言的。

5,流动性缺口率的含义及应用

流动性缺口是衡量银行流动性的常用指标,它衡量的是在未来的一定时间内,银行能变现的资产是否能够偿还到期的债务。缺口为正,表示银行在该期限内到期的资产足够偿还到期的债务;缺口为负,表示银行在该期限内到期的资产无法偿还到期的债务,需要以其他方式筹集资金偿还到期债务。虽然《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试行)》仅规定了90天期的流动性缺口,但在银行实际运用之中,要分别计算多个期限的流动性缺口,并制定相应的流动性管理策略。
流动性缺口率为90天内表内外流动性缺口与90天内到期表内外流动性资产之比,一般不应低于-10%。它是衡量商业银行流动性状况及其波动性的流动性风险核心指标之一。
流动性缺口率为90天内表内外流动性缺口与90天内到期表内外流动性资产之比,一般不应低于-10%。它是衡量商业银行流动性状况及其波动性的流动性风险核心指标之一。

6,大银行进行资金缺口管理往往采取进取性策略

利率敏感性缺口是指在一定时期(如距分析日一个月或3个月)以内将要到期或重新确定利率的资产和负债之间的差额,如果资产大于负债,为正缺口,反之,如果资产小于负债,则为负缺口。当市场利率处于上升通道时,正缺口对商业银行有正面影响,因为资产收益的增长要快于资金成本的增长。若利率处于下降通道,则又为负面影响,负缺口的情况正好与此相反。利率敏感性缺口分析是银行实行利率风险管理的最基本的手段之一,它通过资产与负债的利率、数量和组合变化来反映利息收支的变化,从而分析它们对银行利息差和收益率的影响,与此基础上采取相应的缺口管理。运用利率敏感性缺口分析可以量化计算由于利率变动给银行的生息资产和生息负债带来的影响程度,在判断利率未来的变动走势的情况下,引导银行主动进行资产负债结构的调整,达到趋利避害的目的。分析这个问题首先应该从模型的原理入手。利率敏感性缺口主要分析利率的波动对银行净利息收入的影响。假设银行的利率敏感性资产和利率敏感性负债面临同样的利率波动,那么当利率波动时,决定净利息收入增加或减少的因素便是敏感性资产和敏感性负债之间的差额,也即敏感性缺口的大小。而有效持续期概念是建立在资产或负债价值是未来可获得或支出的现金流的贴现值之和的基础之上的,它被定义为资产或负债的市场价值相对于市场利率变动百分比的弹性。持续期分析中蕴含了未来现金流和偿还期限对价格的利率弹性的影响,持续期与未来现金流的大小呈反向关系,与偿还期限的长短呈正向关系,这一点是敏感性缺口分析所缺乏的。有效持续期可以分析每笔资产或负债的利率风险,也可以分析银行总体的利率风险。银行净资产市值的变动与持续期缺口呈反向关系,持续期缺口越大,则银行净资产价值的变动幅度越大。为规避利率风险,商业银行根据自身风险偏好选择主动性或被动性操作策略。主动性策略是指商业银行预期市场利率的变化趋势,事先对利率敏感性缺口进行调整,以期从利率变动中获得预期之外的收益。譬如,预期利率上升,商业银行通过增加敏感性资产或减少敏感性负债,将利率敏感性缺口调整为正值。被动性操作策略是指商业银行将利率敏感性缺口保持在零水平,无论利率如何变动均不会对银行净利差收入产生影响。这是一种稳健保守的风险管理策略,但也因此失去获取超额利润的市场机会。

7,针对我国国情商业银行应采取哪种缺口策略

久期缺口管理较全面地考虑了商业银行总资产与总负债的收益成本情况,有其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但由于久期缺口管理存在诸多局限性,单纯运用难以充分化解商业银行利率风险,需要采用其他分析方法对久期缺口管理进行有效补充,才能更有效地防范与控制商业银行利率风险。[标 题]利用缺口管理技术实现商业银行利润最大化[作 者]李佳慧 [机 构]天津南开大学金融系[文 摘]当前,中国建设银行等几家大商业银行正在筹划在境内外上市,上市后的商业银行将把实现利润最大化作为公司的主要经营目标,而缺口管理技术必将成为经营者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工具,为此有必要对缺口管理技术做认真的探讨。[刊 名]>>>吉林金融研究-2004(7)-33-34
我国商业银行的市场营销策略研究 摘要:随着营销理论的深化和银行业“以客户为中心”这一营销战略的形成,市场营销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我国的商业银行市场营销观念存在片面性,营销组织体系不尽完善,产品定价策略经验不足,营销策略单一四方面不足,需从营销组织管理,产品策略,定价策略等方面改变现在的营销现状,以不变应万变,发挥作用,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市场营销,应用,现状 伴随着世界经济金融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我国金融市场开放后外资银行逐步登陆国内市场,我国银行业面对严峻的挑战和新一轮的发展机遇,加强市场营销已经成为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各商业银行应如何从自身实际出发,采取怎样的市场营销策略,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笔者将结合国内外同业对上述问题作如下探讨。 所谓商业银行市场营销指商业银行以金融市场为导向,利用资金的资源优势,通过营销手段组合,以可赢利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客户的需要,从而实现商业银行经营目标的一种管理活动。商业银行的市场营销目标是全方位拓展业务,提高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市场占有率,不断增加和扩大服务范围,保持可持续发展,实现赢利最大化,风险最小化。 一、我国商业银行开展市场营销的必要性和重要作用 1.开展市场营销是商业银行面对激烈竞争的需要,有利于商业银行快速适应经营环境的变化,及时把握市场机会,提高核心竞争力,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外资银行大举登陆国内金融市场,中外银行在基本相似的业务领域进行的市场竞争几乎达到白热化,面对竞争态势,我国商业银行必须根据形势变化及时调整营销方式和方法,通过市场分析和目标市场定位,准确把握有利的市场发展机会,在竞争中确立自己的优势,当前,市场营销已成为我国商业银行求得生存,提高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和强大动力。 2.开展市场营销有利于商业银行在公众心目中树立良好形象,提高自身综合实力,银行从最初的货币兑换发展到现在的金融百货公司,其管理理念,产品服务,机制体制无不经历变革与创新,面对当前的市场竞争环境和提高整体竞争力的新形势,新要求,我国商业银行只有强化市场营销,加快在组织体系,机制,管理,技术,产品服务等方面的变革与创新,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树立新型,具有整体竞争力的银行形象,才能应对具有良好“口碑”的外资银行的冲击,求得生存和发展,长期以来,我国银行的经济地位相对优越,习惯了坐等客户上门,办事效率不高,当前经营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银行业务已经由卖方市场转化为买方市场,这使得国内各商业银行必须积极运用各种营销手段,通过优质的营销服务以及广告宣传,公共宣传等促销活动的开展,在社会公众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取得社会公众的信赖和好感,这种信赖感将是客户选择银行的基础,它必将成为其他银行无法仿效的长期的发展动力。 3.开展市场营销是满足客户需求的需要,有利于商业银行调整客户结构,稳定客户关系,提高赢利能力,商业银行和客户是互为依存的关系,满足客户的需求是商业银行存在的基本条件,随着经济的发展,客户对银行服务和产品的需要都日益多样化,由于受各银行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同质性”的影响,客户对银行的选择性增强,这就要求我国商业银行的市场营销工作要高度重视市场分析和客户评价,明确客户市场定位,明确产品市场定位,不断丰富优质客户群体,通过创新业务模式,丰富理财产品等措施,增强服务技能,以满足客户的差异化需求,提高可持续赢利能力。 二、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日益重视并广泛开展市场营销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由于我国商业银行的市场营销实践起步较晚,与外资银行相比市场营销策略尚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市场营销观念的认识还存在片面性 目前,在国内银行业,还有相当一部分员工对市场营销存在片面认识,把营销看做外勤人员的职责,在业务办理过程中经常产生前后台脱节的现象,从而影响银行整体合力的发挥,受存款立行思想的影响,把营销看做是吸收存款,把营销简单地理解为花钱做广告宣传,对内营销采用的是设额度,定指标,派任务,搞评比等等,类似错误的思想和做法,应该是当前商业银行营销策略整体水平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2.营销组织体系不尽完善 组织机构是市场营销活动的载体,建立完善的营销组织体系是市场营销策略有效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外资银行大都按照不同的客户群设置部门和客户经理,负责分类营销,在产品开发上,也是根据市场需求和客户信息设计产品,通过成本预期提供报价方案并通过客户经理推销给客户,客户经理和产品经理的职能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构成了市场营销组织的两条主线,而我国商业银行还停留在纵向直线管理的方式,管理和监督讲求上下对口,在对外提供服务时,多个部门对外,缺乏系统一致的服务标准,服务效率低,服务能力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制约了市场营销作用的发挥,另外,在分销渠道方面,我国商业银行还是大多依靠网点提供柜面服务,即使是网上银行,电话银行,自助银行等电子银行有所应用,但受应用环境较差,功能不尽完善,宣传推广不到位等因素的影响,实际应用效率和效果并不高。 3.产品定价策略经验不足 价格是市场营销策略“4p”中的一大要素,外资银行长期以来实行可自由浮动的利率,产品定价是常用的市场营销手段,在实践中已经形成一系列的营销定价策略,而在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才刚刚启动,长期以来,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利率和费率基本上由国家控制,我国的商业银行缺少对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作价的概念,没有如何定价方面的经验,与外资银行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4.营销策略单一,未能有效发挥组合营销策略的优势 外资商业银行在市场营销活动中推行的是一种组合营销策略,就是针对选定的目标市场和客户,综合运用各种可能的营销策略和手段,组合成一个系统化的整体策略,以求得最佳的营销效果,我国商业银行的市场营销活动,在注重优质服务和广告宣传的同时,已经开始运用产品,价格,促销等不同的策略,但从总体上看,各种营销策略的运用,显得零敲碎打,没有进行系统周密的营销策划,没有真正发挥各种营销手段的整体合力。 三、国内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策略的具体运用 客户是商业银行最重要的资源,市场营销策略应紧紧围绕客户这一中心展开,将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渗透于市场营销组织体系建设,产品研发,定价,促销等各个环节。 (一)营销组织管理 1.明确职能与定位,进一步改造和完善营销组织机构 我国商业银行应根据自身特点,对以产品为核心的经营组织机构与运作模式进行调整,按客户群设置部门,强化在客户需求分析,竞争对手状况分析,产品研发及营销管理方面的职能,积极借鉴矩阵式组织模式,当营销某一具体项目时,组成项目组,具体负责该项目开发或市场推广过程中的各项工作,以提高营销工作效率,在这方面,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相对于小型股份制商业银行来说,组织机构设置需要借鉴的地方较多,调整和改革的投入更大一些。 2.开发以客户关系管理(crm)为核心的营销管理信息系统,提高营销的针对性 我国商业银行应借鉴外资银行的成熟经验,全面推进营销管理的信息化,建立以客户关系管理(crm)为核心,包括客户关系管理,产品管理,营销数据分析,营销渠道管理与评价在内的信息系统,通过建立上述信息系统,强化对客户,产品及市场营销信息资料的收集,分析,评价,做到全面,及时,准确地反映客户与市场需求状况,为营销决策与管理活动提供充分的信息支持,以提高对客户的服务水平。 3.大力推行客户经理制 客户经理作为银行对外服务的窗口,可以为客户提供一站式,一揽子的金融服务,实践证明,客户经理制对提升服务质量,增强客户维系能力作用明显,按照“二八定律”,即银行80%的利润来源于20%的客户,银行可以通过客户经理为这部分优质客户提供量身定做差别化金融服务,在大力推行客户经理制的同时,与之相配套,要建立科学的客户经理选拔任用机制和业务考核机制,真正把业务素质高,公关能力强的人才选拔到客户经理岗位上,以提高营销服务层次和水平,国有商业银行在建立客户经理队伍时,要强化对现有人员的整合和培训,而小型股份制商业银行可以充分运用灵活的用人机制,把好准入关, (二)产品策略 1.巩固传统优势产品,树立品牌,优化和调整产品结构 商业银行的营销活动,实际上是从金融产品的构思,设计与推广开始的,产品策略是市场营销活动的基础,营销优势产品,首先,要知道自己的优势在哪里,金融产品的优势主要来源于产品功能与定位,产品办理流程,产品价格,产品服务等方面,其次,就要对产品优势进行营销,获得客户的认知和认同,形成一种社会公众比较熟悉的特色产品,在同业竞争中就要利用这些优势产品吸引客户尤其是优质客户,从而带动其他业务的发展。 2.整合现有产品,强化产品创新,不断提高产品的差异性 商业银行应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和自身业务发展状况,一是将现有产品资源进行整合,根据不同客户需求特点,进行产品组合,向客户提供一揽子,全方位的金融产品服务,提高产品营销效率,二是加快金融产品创新,提高产品的差异性和多样化,做到人无我有,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多层次的金融需求,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扩大市场份额,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文章TAG:流动  流动性  缺口  管理  流动性缺口的管理策略是什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