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民国,人们顺应口头习惯,干脆就称广东为粤,并赋广西为桂。至明朝时的广东布政司和广西布政司,以及清朝时的广东省和广西省,两广已被称为粤地,俗称两粤,在广东省博物馆,还有一件镇馆之宝叫铜盉,是相当于西周时期的文物,曾被誉为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出土于广东粤西的信宜。

1、广东省在战国时期是什么国?

广东省在战国时期是什么国

广东历史上在战国属于百越之地。战国后期主要剩下齐、楚、燕、赵、韩、魏、秦所谓战国七雄,最南的楚国疆域都没有囊括今天的广东和广西两个地方。但不等于在这一带在战国或者战国之前从未出现过国家,只是可能这里的古国记录没有出现在先秦中原一带的历史著作者的视野之中,广州最早有楚亭的记载。相传周夷王8年即公元前887年,楚国国君派人来到今天广州,为纪念两地的来往,建了一个楚庭来纪念,

证明广东广州一带有与楚国对等的一个有实力的族群集团存在。更早的时候,广东还有一个缚娄古国存在,它是春秋时期位于广东境内的一个古国,相传为罗氏所建。《吕氏春秋》曾记载过它的存在,管辖地域包括今惠州、博罗、东莞、深圳等。1985年,在博罗公庄镇,出土7件完好相当于中原春秋时期的青铜器和编钟等,2000年,在惠州博罗横岭山上发现并清理出300多座春秋、战国时期古墓群,当年获评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这些古墓和很多出土文物,都可以印证古国的存在,在广东省博物馆,还有一件镇馆之宝叫铜盉,是相当于西周时期的文物,曾被誉为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出土于广东粤西的信宜。从这件铜盉的形制来看,能够在当时享用这种大型青铜器的这一带的贵族,也是有很高级别的很势力的人,(信宜出土的铜盉资料图)总之,广东无论在春秋时期还是在战国时期存在着较有实力的古国,有不少出土文物可佐证,但目前缺乏更多可信度较高的文字材料来记载,非常可惜。

2、广东省简称为“粤”,粤的本义是什么?

粤字自古有之,早在汉代就出现在班固著写的《汉书》里,关于粤字的本义,学者的观点基本上分两种。一,粤字从审、从亏,在《说文解字》和金文中,粤字之上半部与审字完全相同。故粤字意为审慎而言,二,粤字从囗、从丂。古代囗字同国,丂字同考,故粤字意为经稽考确认之国。这两种观点我都不同意,我认为,粤字从丿、从冂、从米、从亏。

属形声字,丿,川也,与冂连接构成中下游多水道江河之状。冂,指遥远之地域,《说文》有注:“邑外谓之郊,郊外谓之野,野外谓之林,林外谓之冂,象远界也”。又《集韵·青韵》:“冂,远也”,米,意即有田地,有耕种,有粮食,为众生之地。亏,古同于字,《说文》:“亏,於也,气象之舒亏”。所以,将上述要素合起来就可以清晰地表述粤字的本义——在遥远之处江河冲积平原之地盛产大米的国度、部落或藩邦,

例证:《前汉·高帝纪》记有“百粤之兵以佐诸侯,诛暴秦”。同时,由于粤字从亏(于),读音也从于声,用于助词,与于同义。《尔雅》注粤字为“於也”,在今天的普通话里,粤字的读音已不同于于字,但粵语却承传了古音。现在的广州话仍粤于同音,粤字自古与越字通用。上述“百粤之兵”中的“百粤”,即为百越,百粤,是先秦时期中原人对长江中下游南方地域之统称。

《汉书·地理志》有“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百越(粤)主要有扬越(于湖北、湖南、江西)、吴越(于苏南、浙北)、瓯越(于浙南)、邗越(于安徽)、闽越(于福建)、南越(于广东、广西、海南)、骆越(于广西西南部、越南),还包括西瓯、驹越等地。百越即百粤,本包括很多地方,后来为什么越和粤有别了呢?粤字后来又怎么变成广东独占的简称呢?首先,秦始皇统一百越后,百越之地已属“皇土”,百越之词因不再适合而弃用,地方以郡而名之,

其次,语言起了很大的作用。原吴越之地为勾践古越之国,用吴越方言之地被认为越之正宗,故唯有浙北苏南可承越之谓,三,随着历史的进步,南方人口大量增加,特别是宋代之后的多次人口南向大迁徙,使南方人丁兴旺,经济蒸蒸日上,唐代时的岭南东道和岭南西道仍被称作“南蛮”的习惯已一去不返;宋代时的广南东路和广南西路,其岭南之称谓巳被南粤称谓取代。


文章TAG:广东省一般称什么香烟  广东省在战国时期是什么国  广东  广东省  一般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