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鸡汤的毒在于观点,而鸡汤则是故事。心灵鸡汤跟心理学的本质区别是什么,特别是网络上那些,各种各样的,致富发财也好,人际关系也吧,还有子女教育,全部鸡汤化,成了一些人营销涨粉和发财的手段,因此更要远离鸡汤文鸡汤课,孔融让梨的故事,现在一般认为是历史可考的,是发生过的,是真的。

1、哲学跟鸡汤区别是什么?

哲学跟鸡汤区别是什么

您好谢邀!哲学需要对慨念作出明确的界定,心灵鸡汤就是充满知识、智慧和感情的“语言艺术”。哲学,立足于客观逻辑,或是一些普识的抽象慨念的定性的基础上来推演出一些具有普遍意义以及价值观的自然、人生哲理,它的表现形式通常是智慧哲言式,它的功能是让人们了解宇宙人生的根本原理和道理。鸡汤,柔软、温暖,充满正能量,大众化的口味,励志化的包装,快歺式的文本,使人容易接受,也可以怡情,

2、毒鸡汤是什么?它的危害到底有多大?

所谓毒鸡汤,我听人解释的是:故事半真半假,道理似是而非。比如说,孔融让梨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但是一个人如果把自己的利益都让出去了,那么他就一无所有了。“但是”后面的结论和孔融让梨的故事,连起来就是一道毒鸡汤,孔融让梨的故事,现在一般认为是历史可考的,是发生过的,是真的。但是现在“讲”故事的人,太多了,故事的真假就很难分辨了,

比如,我们都知道农夫与蛇,就是农夫在冬天把蛇放在衣服里,给它取暖,结果被蛇咬死的故事。一般认为,这个故事最早出现在《伊索寓言》,《伊索寓言》里大部分故事是虚构的,即便有些情节桥段符合现实事件,但是它还是很难说是真实的。只能说农夫与蛇的故事,在现实中也会有对应的版本,至于白娘子和许仙,绝对是假的。如果蛇能修成人身,那为啥我们村里那棵说是活了五千年的树,还是树呢?太笨,修不了人身吗?所以这种事情就只是人民群众的美好理想,

不聪明的人固然有很多,但是傻人有傻福,看开点就行了。毒鸡汤的毒在于观点,而鸡汤则是故事,抛开艺术而言,假故事并没有啥价值。比如京剧里的很多故事,就是假的,只是艺术工作者的个人价值观的体现,而真故事,有时候确实会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可以让后人少走弯路。比如以史为镜,可以知兴亡,或者说,看到别人结婚了,过得不好,那么再结婚就会变得慎重,总之,看故事就好,结论应当由自己得出。

3、心灵鸡汤的本质是什么,有道理,但实际上没有用处?是什么原因,问题出在哪里?

说一件亲身经历,当年美国互联网泡沫的时候,公司里面人心惶惶,不知道哪天就丢了饭碗。为了安定军心,CEO把他的教父请来,不定期地给大家上课,就是灌输心灵鸡汤,老头是职业干这个的,说起来天花乱坠。咱们华人从小上过政治课,一路货色就看穿了,有些老美还真迷上了,心理负担也少多了,可是过了一阵发现,心灵鸡汤并不能保住饭碗,公司还是不断地裁人,结果就没人信这东西了,再过一阵,老头就不再来了,然后,公司就关门了。

心灵鸡汤这东西源自基督教的布道,道理当然有,但道理不能当饭吃,用在社会上,是要帮助人们解决心理问题的。现在人们压力大,很多人处于焦虑状态,需要帮助,心灵鸡汤对于某些人来说,可以暂时性地缓解焦虑,是有好处,但是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引起焦虑的原因,一个劲地灌心灵鸡汤就没有用了。更要命的,是心灵鸡汤的滥用,有些心理问题必须治疗,

比如抑郁症,一定要吃药,不能靠心灵鸡汤。严重的抑郁症,灌了再多的心灵鸡汤,不吃药的话还会跳楼,近年来,心灵鸡汤在中国被滥用了。特别是网络上那些,各种各样的,致富发财也好,人际关系也吧,还有子女教育,全部鸡汤化,成了一些人营销涨粉和发财的手段,因此更要远离鸡汤文鸡汤课,缓解压力和焦虑有的是比心灵鸡汤更好更有效的办法,比如锻炼,就有非常好的效果,还能强身健体,比虚胖虚胖的窝在家里读心灵鸡汤要好过一百倍。

4、心灵鸡汤跟心理学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文章TAG:鸡汤  大师  哲学  鸡汤大师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