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为什么都说用户体验很重要

用户体验(User Experience,简称UE/UX)是一种纯主观在用户使用产品过程中建立起来的感受。但是对于一个界定明确的用户群体来讲,其用户体验的共性是能够经由良好设计实验来认识到。你可以把你的网站当成是社会中的一个人,当别人接触过这个人之后,他(她)肯定会给别人留下一个印像,别人也会对这个人一个自我评价,那么别人对这个人的评价就是我们所说的“用户体验”,理所当然的如果别人对这个人的评价越高那么以后给他打交道的机会就会越多,反之肯定以后不给他打交道了。一样道理你的网站的“用户体验”越好,用户回访的机率就越高,你网站的粘性越大,就越有可能成为长青树,在激烈的竞争中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其实是一种最直接的体验,用户体验(User Experience,简称UE)是一种纯主观在用户使用产品过程中建立起来的感受。  但是对于一个界定明确的用户群体来讲,其用户体验的共性是能够经由良好设计实验来认识到。  分为三类  1、感观体验:呈现给用户视听上的体验,强调舒适性。一般在色彩、声音、图像、文字内容、网站布局等呈现。  2、交互用户体验:界面给用户使用、交流过程的体验,强调互动、交互特性。交互体验的过程贯穿浏览、点击、输入、输出等过程给访客产生的体验。  3、情感用户体验:给用户心理上的体验,强调心理认可度。让用户通过站点能认同、抒发自己的内在情感,那说明用户体验效果较深。情感体验的升华是口碑的传播,形成一种高度的情感认可效应。  最重要的一点:  最重要的是要让产品有用,这个有用是指用户的需求。
用户体验 就是 用户来你站能找到有用的东西 而不是垃圾站 只是为了流量而不去考虑用户想知道什么。多站在用户角度考虑一下

为什么都说用户体验很重要

2,需求优先级排序中商业价值和用户体验哪个重要在

你这个问题要分四种情况。新产品未上线、已经上线免费产品需求,以上线付费产品,有明显前置和后置管线,四者的考虑点略有区别。1新产品未上线产品有无到有的过程,这种情况因为没有相关的运营数据作为支撑,所以从需求对用户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来判断需求的优先级是一种合理的方法。一般这样排序:基本需求>期望需求>兴奋型需求在满足基本需求的前提下,设计一些期望型需求和兴奋型需求,可以作为营销亮点和卖点,在市场上可以与竞争对手形成差异化或者品牌区隔。以QQ为例说明如何安排需求的优先级。以下10中功能,只能实现3种功能。基于腾讯当时情况解答:1、3/10l 卡通头像:头像不算什么功能,但是它让用户活起来,解决用户情感寄托的问题。l 聊天室:解决用户来源问题。l 看谁在线上:解决找谁聊天的作用。基于智能手机金字塔的解答:10、2、6(基本需求)确定哪些是基本需求,那些是期望型需求。两种需求优先级排序得出三点结论:需求优先级的定义要基于当时的环境和实际情况;二是用户需求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需要适时调整;三是产品与运营不分家,在确保满足基本需求的同时,可以考虑满足用户期望型需求和兴奋型需求。2 免费产品已经上线的情况产品上线后,根据运营数据,对用户进行聚类分析,分析用户的行为,甚至给用户画像。用户有需求,产品利用相应的功能内容满足需求。根据功能使用率、使用次数和重要性,形成一个需求重要性计算公式,根据计算的结果和紧迫性来定义需求优先级。用户需求重要性的判断标准:用户基数、使用次数和类别重要性。类别重要性为基本需求、期望型需求、兴奋型需求。基本需求,比如产品的性能、安全、浏览器兼容性等方面,一旦出现问题,用户不能访问产品。期望型需求和兴奋型需求:用户需求重要性=功能使用用户百分比(用户使用率)*功能使用次数(功能或内容使用率)*类别重要性占百分比(期望需求、兴奋型需求)满足需求的重要性后,还要按照先做重要且紧急的需求,后做重要不紧急的需求,接着做紧急不重要的需求,最后做不紧急不重要需求。3收费型产品的情况收费型产品的需求主要是期望型需求和兴奋型需求,因为基本型需求的优先级默认是最高的(重要且紧急)。同等条件下,收费型需求往往高于普通需求。4前置/后置条件如果A功能是B功能的前置条件,那么A功能的重要性和紧急性一定都高于B功能。对于一般情况下,上述四种需求优先级的方法,在产品特定阶段可以搭配使用,需求优先级原则上基本一样,都是商业价值原则,即重要性+紧迫性。产品经理确定需求优先级之后,项目经理会作出对应的项目优先级。

需求优先级排序中商业价值和用户体验哪个重要在

3,用户体验度在哪些方面影响着企业网站建设

百度排名是评判一个网站运营情况的最好依据,而用户体验度是百度排名的一个重要参考方面。用户体验度越高,网站排名越好,相反,用户体验度越低,网站排名也就不理想。网站制作公司在建设网站时,要着重站在用户的角度去设计网站,这样对后期优化也会有很好的帮助。那么用户体验度为什么对网站有如此大的影响呢?企业网站建设时需要从哪些方面去提升用户体验度?今天伍佰亿小编就来跟大家谈谈。  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用户体验度,才能有针对性的去提升网站质量。用户体验度也就是用户浏览的网站能否为他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是否让他有继续浏览的想法。如果用户在访问一个网页时,看到网站的风格、内容和咨询都没有自己想要的东西,他也不会再继续浏览该网页。如果你的网站做的很精美,产品也很奇特,做的推广也很到位,这些介绍吸引用户想去你的网站看看,因为网速差、服务器不稳定或者网站信息量过大等导致网站打开的速度很慢或者直接就是无法打开,消耗了用户时间,也消耗了用户的耐心。要知道,人的耐性是有限的,都没有耐性去等待打开网站了,还提什么浏览网页呢?所以,在网站建设时要尽量简洁、少用大图,提高网站的打开速度,还要时常更新站内信息,跟上人们获取信息的速度,让用户开心的浏览你的网站,在网站内停留更长的时间。用户浏览网站的时间越长,说明网站内容越好,则表示用户体验度越好。  然后要看网站内容是不是值得用户访问你的网站。一般来说,用户浏览网页是想通过网站获得信息或完成交易,如果网站内容贫乏,只有企业简介,那么用户也就不愿意再继续浏览了。所以,企业在经营网站时,应做到全面,把企业信息、企业文化、联系方式和主产品都放到网上,还要注意时常更新企业公告和相关新闻,这样用户在浏览网站找到有用的信息,可能会分享会转载站内文章。试想一下,站内文章是你自己发表的,每篇文章应该都有你网站的网址链接,用户在分享或转载文章时,就把你的网站介绍给了更多人,这种免费又有成效的推广方式,为什么不好好利用呢?  最后,要好好利用“友情链接”。这是一个考验人脉和人品的环节,能不能找到更多的网站为你做链接,而且是有质量的链接,真的很重要。在这儿,你可以尽情施展你的人脉,在他们的网站上挂上你的网站链接,这样用户在浏览他的网站时可以直接跳转到你的网站,在你的网站也可以很快捷的跳转到其它网页,节省了用户的搜索时间。还要做好站内链接,这个栏目的内容可以在另一个相关栏目里做个链接,这样用户也不用再返回首页去查找看了。如此方便快捷的方式,为用户节省时间,还很速度的就找到了自己想了解的信息,用户体验度自然也就会提升的。  网站通过这几方面提高了用户对网站的体验值,在百度中肯定会有好的排名。那么企业网站获得的潜在客户就会增多,利益也就会提升了。
网站中的用户体验是否良好,则可以根据内容被分享转载率如何。就像咱们买牌子衣服一样,如果连自己都觉得这个牌子不好的话,当有同事或朋友要买这个牌子时自然就会给予一定的使用心得,而这样对方也会考虑一下的。同样道理,判断网站用户体验如何的时候,可以根据网站内容的被转载分享率多少来判断。

用户体验度在哪些方面影响着企业网站建设

4,用户体验模型的用户体验量化该如何做求答案

导读:我们在研究产品的用户体验时,该凭借感觉还是数据呢?有时候设计师的经验的确值得借鉴,这也是很多设计师喜欢凭借感觉的原因,但是现今对于用户体验来说说感觉已经越来越不准确了,原因就是影响用户对于产品的因素增多,仅仅凭借感觉很难全面的对用户进行分析,所以对于专业的用户体验研究来说,数据已经变得更加重要。一直谈用户体验,但做过的几个产品用户体验问题还是很多;也一直嚷嚷提升用户体验, 但很多时候还仅仅停留在已有的产品经验上做UE,综合下来问题还有很多。有句话说,只要道德不滑坡、办法总比问题多,所以这回想把用户体验的问题,提到待解决的议程。分析了一下团队中存在的问题:一、知识构成单一、零散、不系统;二、成员编制不足,专长角色残缺;三、没有一套成熟的用户体验机制运行。四、时间精力不够;大家就各自的经验、认识、理解做事,过于偶然、随意,过于片面、感性。所以往往做出来的产品可用性、易用性、易传播性差,造成了用户体验差,用户粘性差,在一定程度上让很多用户流失了。最后造成了流量的变现能力低,影响了团队的良性稳健发展。PM、VP、 CEO甚至QA都认为自己是用户体验的专家,或许是或许又未必。一个阶层看待问题的出发点、角度都不太一样,作为产品执行人员我们可以充分的考虑他们的意见。但真正衡量用户体验好坏的标准还在于用户本身。我们如果主动一点,通过有奖问卷、意见反馈,多和不同的使用者进行交谈,多找一些不同职业背景的人做一些调查、测试,那是不是会很好的帮助我们更好的改善用户体验?从用户体验出发,不仅仅喊出口号,更要落实到行动,回归到用户。通过一段时间的运营,我们可以通过数据进行不断的分析对比:一、交互页面的数据量变化情况;二、交互页面具体每个监测点的数据变化;三、用户的Action行为数据变化,以及数据流向;四、主要流程的数据变化;拿数据说话,通过上面的一些数据,我们很容易的发现,通过一些努力,对于我们用户体验的改善。从而很方便的开展用户体验量化平衡工作。用户体验模型(UEM),或许能系统的帮助我们找到用户体验的具体问题所在:九、文字帮助、反馈、引导怎么样?十、目前仅仅想到九点,不过如果在日常工作中,能做到如上几点也相当不错了。此外从心理学角度出发,通过心理模型的来讨论、佐证用户的喜好、以及挖掘一些潜在的用户体验需求,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有些时候产品做得很傻、很2,反而被用户认可。当然这跟产品的定位、用户群体的层级也有相当的关系。用户体验的失败往往在于:二、用户来了很迷茫,不知道他去哪能操作;四、用户来了很苦恼,想做某个任务不可用;五、用户来了很苦恼,想操作某个功能不可用;六、用户来了很苦恼,基本疑问得不到帮助指引;七、总结:从浅显的改文字、改流程、改版,到如今基于用户体验模型的用户体验量化,可谓感慨颇多。从感觉上去做用户体验设计,真是个不靠谱的事,有时候过去的经验一半是错误的,我们更应该更多的通过数据找出问题,进行改进,或许这样做会更有成效一点。
如何推进开展用户体验工作满足用户的需求 用户体验是互联网产品设计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要如何推进开展用户体验工作 呢,下面我将介绍下用户体验需要做的几个方面,通过这些步骤我们将能提升我 们设计的产品,满足用户的需求。 用户调研 设计用户体验调研问卷,包括用户基本网络行为、产品使用情况、用户态度、可 用性评估、用户群背景等信息。 可以通过在线问卷等多种方式大范围开展调研 用户调研报告包括分析整理后的问卷调查数据,形成单项评估结论,包括用户群 分析(用户行为、态度、背景资料、使用情况)、用户需求、用户满意度等。 用户调研的目的是帮助 交互设计师调查了解用户及其相关使用的场景,以便对 其有深刻的认识(主要包括用户使用时候的心理模式和行为模式),从而为后继 设计提供良好的基础 用户访谈 1,通过小范围访谈,收集用户的意见和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实际状况或问 题,最后将分析结论汇总为用户访谈报告。 2,好的设计人员一定是要是一个好的用户测试和访谈人员, 做访谈时要以设计 的思路去考虑用户所说的,用设计的发现眼光去发现用户所说的背后隐含的意 义, 并且要有强的逻辑思维去整理,并做出迅速的反应,即稳,准,狠。 3,用户访谈的目的主要是辅助设计人员了解用户的使用习惯和使用背景。 运营分析 1,针对收集到的网站运营和用户行为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其中的规律,总结网 站整体运营情况、用户群和行为模型,以及相应的用户体验指标,形成运营数据 单项评估结论。 2,分析对象以产品研发和维护、内容管理、公司客户销售和服务、用户管理服 务为主, 发现与用户体验相关的运营问题, 比如组织、 流程和工具、 员工和能力、 kpi、it 工具维度分析运营中的问题等,并分析原因和给出改进建议 用户测试 1,用户测试是观察典型用户使用产品的过程,最后在提交的用户测试报告中总 结测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并给出改进建议。其过程包括: 2,制定用户测试的范围、评估标准、实施流程、人员安排和时间计划等 实施用户测试,收集相关数据 3,分析整理用户测试结果,形成评估结论,主要包括现有网站的可用性问题及 用户反馈。 用户测试的目的是测试产品而不是用户本身, 以预测真实真实环境下用户可能会 遇到的严重的产品问题。 用户体验工作还有许多可以做,在这里只介绍这么几个方法。所有这些最终还是 需要认真切实的执行。 在工作中不断的实践提升水平, 以用户来驱动产品的设计。

5,如何评价用户体验要素这本书

在我这些年学习的市场营销的过程,几乎每一任老师都会跟我强调一个关键点:以消费者为中心。搁到《用户体验要素》这本书中,概念等同于“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思想”。虽然话是如此,在综合学习了各种课程:《市场营销》、《电子商务》、《消费心理学》、《连锁经营》、《品牌管理与推广》等等,包括这学期接触的有关网站建设的几门学科,都未曾系统且脉络清晰的告诉我,“以用户为中心”到底是个什么概念,我为什么这么做?应该怎么做?幸好遇到一个虽然没有真正告诉我,却给我指了条明路的老师。当我在图书馆寻找这本书时,很是费了一番心思。我原以为像这种经典之作,摆在显眼的位置当然是非常必要的,结果在茫茫的书堆里寻找良久,终于在各种庞然大物中找到了小巧玲珑的它。许是因为它显得实在是太不起眼了,所以拿到这本书的时候不免产生了一种落差,所以让它明珠蒙尘,珠玉待椟。直到迫于这篇读后感的压力,在前晚懒懒翻开,然后一发不可收拾。一翻开书便看到老师之前在课堂讲述的一个有趣的小案例,主人公各种倒霉的背后其实是未被满足的用户体验,在看到作者的分析中,我被“声音”设计惊出一身冷汗,才发现自己原先的世界那么大,却原来什么都没看到。真正用心的事物,是于无声处听惊雷、于细微处识真知。古人的智慧,诚不欺我,只是没有人来点醒。这本书将用户体验要素分为一个立体的五个层面。在看书的过程中,我觉得其实这五个过程可以用一个更形象的比喻:产品(这本书里主要指网页)就像是一个人。战略层:我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首先在战略层最主要的问题就是要解决:我到底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毫无疑问,我们都想成为被大家喜爱的人,让别人和我们在一起时如沐春风。自然而然就有了书上所说的产品目标和用户需求。在我理解的概念里:产品目标就是人对自己的要求。我的人生目标是什么?我以后的努力方向是哪里?而用户需求则是别人(比如父母)概念里的我:别人眼里的我是什么样的?父母希望我可以长成一个什么样的人?综合起来就是:我怎么做才能既完成父母的期望又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这很难,所以真正成功的企业寥寥可数。高保真原型是一个在制定战略决策层时很有用的方法,转化成我的概念就是,我以谁为目标?我可以想象自己能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有什么样的人格属性,明晰以后,便可为此而奋斗。顺便多嘴一句,我终于明白AXURE里讲的高保真原型可以做什么了。每一个目标的背后都需要一个成功的标准,对于网站来说,也许是印象数,也许是用户二次访问几率。对于我的概念来说,也许是我帮助了多少人,也许是我赚了多少钱。愿景文档就是产品目标和用户需求被定义的综合战略文档,这个东西就像是信仰对一个人的激励和指导一样重要。人不能没有信仰,人没了信仰就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而项目没了愿景文档,就相当于没了指导方针,最后项目只能成为一个谁也不知道它能干什么的东西。这学期学习《战略管理》这门课程,“战略”这个高大上词汇,让我不得不仰目而视,觉得那就该是上层做的事,而跟基层的职工没什么大关系。但是《用户体验要素》这本书里,关于谁才是真正了解用户需求的人的表述,颠覆了我原有的想法。用户其实并不真正知道自己要什么,用户所表述出来多某种问题设想的解决方案的背后才是他们真正的需求,而真正了解这种需求的人,是最底层每天反复接触这些顾客的员工,但是可悲的是,他们的想法很少能传达到上层,就算传达上去,也会被认为是无价值的建议而忽略掉。范围层:我应该做什么才能成为我想成为的人?有了既定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就要对自己有相应的要求。我们想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所以我们就必须要求自己有良好的品格、向上的态度、为他人着想的心思……也许有的时候我们并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但是我们可以明确自己不要什么,知道自己不需要做什么,这样才能走的更快。人要学会管理好自己的欲望,而做一个项目时,要有意识的管理项目的要求,不要陷入可怕的“范围蠕变”。当发生一件看起来好似无所谓的小事儿没有引起注意,随着时间的流逝,许多小事汇集起来变成一个庞大的事件组织,会突然发现这个工作量远超出你可以承受的范围,无法控制的结果,必然是毁灭。当一个人被一种思想长时间洗脑,或者一个人长时间的专注于某件事后,往往会因为投入太深而执迷顽固,无法发现更好更新的世界。就像当设计师对某个项目投入的越深,那么越容易忽略掉项目的初衷,所以在对某项目进行探讨时,永远不要以我才是真正懂这个项目的人,你们这些什么都不懂的家伙都给我闭嘴。头脑风暴法需要的就是不同领域不同经历的人最某一问题进行的旋风式的猛烈打击围剿——如果戒于外力,而对现有项目只是一味溢美之词,也就失去了探讨的意义。在这个过程中,不同的用户需求会迸发出灿烂火花,考虑以前从未想到的可能性。正如我们需要别人的批评指教,这样才能让我们自己成为更好的人。当然,活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会有缺陷,在告诉他人不要做这件事时,最好的方法不是告诉他不允许,而是告诉他这样做会更好。在设计用户体验时,永远不要让你的用户觉得自己笨,这是一种很糟糕的情绪,会带来很严重的后果。之所以会造成这样的后果,就是因为有些需求没有被明确。有三个关于功能规格说明的原则很有意思:1、 乐观。举例:用“如果用户想买一个没有线的风筝的话,这个系统应该引导用户到风筝线页面”来代替“这个系统不允许用户购买没有风筝线的风筝”呀哦好的多。2、 具体。举例:用“上一周被播放最多的视频要显示在列表的最前端”来代替“最受欢迎的视频要重点标注”。什么事最受欢迎的?怎么来重点标注?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具体的表述出来,那么它本身也是个问题。3、避免主观语气。举例:“网站的外观应该符合企业的品牌指南文档”来代替“这个网站的风格应该是时尚、闪耀的”。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大量的主观语气词来陈述我们的需求,但是在项目中这样的主观语气词只会造成概念的模糊,导致程序员退化成“程序猿”,而项目也出乎你最初的预料,变得难以接受。总有些老师喜欢布置一些需要课后很下功夫的作业,有些老师布置完作业后,我能够很清晰的知道我要做什么,立马可以上手去搜集资料,按部就班的完成。而有些老师布置完后,一个模糊的概念始终在我脑子里回来荡去,我觉得自己蠢极了,连老师要我干嘛我都不知道,最后只能根据以往的经验,做出个不知道对不对的东西出来。现在想来,也许蠢的那个人不是我。结构层:我应该具备什么素质及才能?这里的素质和才能主要指与他人沟通的能力和如何向别人展现我们的方式。比如我自己本身就是一个失败的产品项目,也就是传说中的情商低。许多时候在与人交流的时候,在这样一个交互的过程中,我们要明白对方可能说话的内容和倾向才能更好的应对与沟通,简单来说就是要明白对方真正相对你说的内容。如果你没有及时的理解对方潜藏的意愿,就会造成对方不愉快的心理,而你还傻乎乎的不知道为什么。这就是我的真实写照。在结构层里,这叫做“交互设计”。正如人类交流时可以通过各种形象的比喻来让对方明白自己的意思,交互设计也有很多不同的概念模型,而设计者最重要的就是要让用户能利用他们既有的知识经验,快速上手这种模型。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淘宝中的类似于消费者在商店购物的模型。想象一下,如果这个模型换成经销商向其生产商提货的过程,那淘宝估计早就被吐槽的七零八落了吧。在结构层中,除了交互设计,还有一方面叫做信息架构。比起直接的沟通交流能力,信息架构更像是人生的多面形态,我们可以只告诉对方我的各教育履历,这就相当于线性结构;也可以丰富一下,告诉对方我教育各个阶段具体接触的人或事,这就相当于层级结构;或者随便跟对方漫谈我各方面的兴趣爱好,这就相当于自然结构……诸如此类,重点是:你跟什么人交流,即你的用户是谁?用户的需求才是设计结构时全局的落脚点。我的老师在讲网站这门课时,经常强调“三步点击原则”。我表示部分赞同。但是每次分析一个网站时,我的老师经常强烈抨击某些网站违反了“三步点击原则”,说实话,我心里觉得,在这一点上,老师有些“只唯书”了。但是我找不到其他更有理有据的内容来反对,终于这本书告诉了我答案:用户喜欢的是一个清晰定义的七步,而不是一个令人困惑,被勉强压缩的三步。我喜欢这个说法,因为这就是我作为一个用户最真实的感受。框架层:我需要养成什么样的行为习惯?这里的行为习惯指的是能够让对方舒适自在的外在表现。内在的修养是在外在表现的基础,前面关于目标、要求和能力都既定的情况下,外在表现是自然而然的事,重点是我要怎么展示。相对于框架层,这种展示方式转换成了AXURE中的线框图。在这本书里,框架设计包含:界面设计、导航设计和信息设计。关于后两者,最简单的理解就是,我怎样才能让别人更容易理解我的行为。导航设计就像行为规范,而信息设计则更倾向于语言表达顺序。最令我感兴趣的是,在界面交互设计时,程序员追求极端的“边缘情况”,这是一种想满足全部需求的一种乌托邦式的思维。其实让大多数人满意才是设计的标准。在网站线框设计时,信息架构师和设计师应该以对方的角度来思考,共同协作完成各种细节任务,避免最终因前期合作不到位而产生无法弥补或者要付出巨大代价的问题。表现层:我需要什么样的搭衣及化妆风格应和我的性格?我是一枚不折不扣的女汉子,所以无论是着衣风格还是化妆打扮,我都没啥话语权,但幸好我有最基本的审美标准。就如那句话所说的:一千个人就有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的审美标准是不一样的,,所以网站在表现层的设计时,就像人们打扮自己去取悦去吸引希望吸引的人一样。网站不可能迎合所有人的口味,所以,在进行设计时,了解用户喜欢的色系是很重要的一个标准。人常说:穿衣最好不要超过三种色系。这句话很有道理,太多杂乱的色块只会模糊用户的眼睛,让他们不能及时发现自己最需要的信息在哪里,造成视觉疲劳从而产生不愉快的网站体验。在表现层还有许多设计原则和好的建议,但鉴于我对美的鉴赏水平有限,还是不欺世盗名,乱嚼舌根了。正如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会不断修正自己走的路一样,用户体验要素的五层结构并不绝对唯一,不可变动。当新的需求产生,与既有的框架、结构、范围甚至战略发生冲突有不可忽视时,更新及变动是在所难免的。不管是人还是企业,一条黑路走到底,不撞南墙不回头,得到的往往是头破血流、玉石俱碎。为了避免这样的结果,所以在项目设立之初就要做好一切相应的准备,一个高效的结构有点就是:容纳成长和适应变动,但是结构不是一成不变的,如何更准确的迎合需求才是不变的标准。以上是一堆不知所云的瞎咧咧,架构尚不完善,漏洞百出,但这就是我最真实的感受。这本书是好书,是一本值得读懂的书。
这本书在书店翻了翻,就看完了,没有太大买回去研究的必要。

文章TAG:谢群力  为什么  什么  用户  谢群力为什么用户体验不重要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