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税基础是什么意思

拿来计算税款的基数。

计税基础是什么意思

2,计税基础概念不是很清楚

计税基础(Tax Base)是2006年发布的《企业新会计准则》中提出的概念, [编辑本段]分类 它分为资产的计税基础、负债的计税基础: 1、资产的计税基础:是指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过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 2、负债的计税基础:是指负债的帐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

计税基础概念不是很清楚

3,计算个人所的税的基础是什么是实发工资还是应发工资

应发工资,但是是扣除三金工资。
用公式前要在单元格中输入”=“,然后点击单元格,再按+或-,再点单元格。
应发工资
如果是上面的朋友所说的,那我问一下,如果应发工资是1800元,扣除原借个人欠款500元,实发工资只有1300元,那就不用纳个人所得税了吗?答案是否定的.

计算个人所的税的基础是什么是实发工资还是应发工资

4,企业所得税计税基础是什么

企业所得税是按应纳税所得额(纳税调整后的利润)计算缴纳的。 1、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业务成本-主营业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2、应纳税所得额=利润+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 3、应纳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税率 4、适用税率问题:应纳税所得额(纳税调整后的利润)在3万元(含)以内的适用18%,在3万元至10万元(含)的适用27%,在10万元以上的适用33%(2008年起为25%)。

5,问所得税的计税基础怎样求

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为25%。 非居民企业取得本法第三条第三款规定的所得,适用税率为20%。 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企业以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从各种来源取得的收入,为收入总额。 收入总额中的下列收入为不征税收入: 1.财政拨款 2.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 3.国务院规定的其他不征税收入。 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下列支出不得扣除 1.向投资者支付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款项。 2.企业所得税税款。 3.税收滞纳金 4.罚金,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 5.本法第九条规定以外的捐赠支出 6.赞助支出 7。未经核定的准备金支出 8.与取得收入无关的其他支出 企业的下列收入为免税收入 1.国债利息收入 2.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3.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从居民企业取得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4.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
就是通过计算利润总额*适用的税率求出来的
个人所得税是的计税基础是超过2000元以上的才征收个人所得税,他分九大级别 企业所得税的计税基础是当期的利润总额,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税率
1、所得税的计税基础就是会计利润或者叫税前利润; 2、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利润+调增项目-调减项目

6,什么是计税基础

一般纳税人,购入材料收到增值税发票,发票中的税金就是可抵扣金额。销售时开出发票要交增值税,有了进项税可以抵扣,因此可以少交税了。购买材料1000,税170(1000*17%)销售1200,税204(1200*17%)需交税204元因为有了可以抵扣的税170元,因此交税204-170=34补充:计算税金的基础
计税基础,是指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过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  资产计税基础  是指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过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即该项资产在未来使用或最终处置时,允许作为成本或费用于税前列支的金额。  资产的计税基础=未来可税前列支的金额  某一资产资产负债表日的计税基础=成本-以前期间已税前列支的金额  负债计税基础  是指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  负债的计税基础=账面价值-未来可税前列支的金额  一般负债的确认和清偿不影响所得税的计算。
计税基础是2006年发布的《企业新会计准则》中提出的概念,它分为资产的计税基础、负债的计税基础   1、资产的计税基础,是指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过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   2、负债的计税基础,是指负债的帐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
增值税的销项减去进项后就是增值税的计税基础嘛!还有个税,2008年3月前抵扣标准是1600元,之后是2000元。

7,计税基础到底是个什么啊在企业所得税中资产的计税基础是可

计税基础是2006年发布的《企业新会计准则》中提出的概念。它分为资产的计税基础、负债的计税基础两类内容。通俗的说计税基础是指资产负债表日后,资产或负债在计算以后期间应纳税所得额时,根据税法规定还可以再抵扣或应纳税的剩余金额。分为资产计税基础和负债计税基础。负债计税基础是指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负债的计税基础=账面价值-未来可税前列支的金额一般负债的确认和清偿不影响所得税的计算。扩展资料如果有关的经济利益不纳税,则资产的计税基础即为其账面价值。从税收的角度考虑,资产的计税基础是假定企业按照税法规定进行核算所提供的资产负债表中资产的应有金额。以各种方式取得的固定资产,初始确认时入账价值基本上是被税法认可的,即取得时其账面价值一般等于计税基础。固定资产在持有期间进行后续计量时,会计上的基本计量模式是“成本-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会计与税收处理的差异主要来自于折旧方法、折旧年限的不同以及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提取。1、折旧方法、折旧年限产生的差异2、因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产生的差异账面价值=实际成本-会计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税基础=实际成本-税收累计折旧负债的计税基础与暂时性差异的理解负债的计税基础 = 负债的账面价值 — 未来期间税法允许税前扣除的金额= 负债的账面价值中,未来不允许税前扣除的金额负债产生的暂时性差异=账面价值-计税基础=账面价值-(账面价值-未来期间计税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税前扣除的金额)=未来期间计税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税前扣除的金额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计税基础
我们一般说的计税基础,仅针对计算企业所得税而言。  负债的计税基础:是指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例如:  (1)账面金额为100的应付工资,本期计税时相关的费用已抵扣,未来期间支付后不得从应税所得中抵扣,该应付工资的计税基础是100,没有差异;  (2)账面金额为100的应付罚款,假设计税时该项罚款不可抵扣,该应付罚款的计税基础是100,没有差异;  (3)账面金额为100的预计产品保修费用,相关费用按收付实现制予以征税,该预计费用的账面价值是100,在未来保修时可以抵扣应税利润为100,计税基础是0,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100;  (4)账面金额为100的预收房地产业务收入,相关收入按收付实现制予以征税已经完税,未来结转时可以抵扣应税利润为100,计税基础为0,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100.  资产的计税基础:是指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过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即该项资产在未来使用或最终处置时,允许作为成本或费用于税前列支的金额  如:应收账款账面余额100万元,减值准备5万元,账面价值95万元;企业未来允许作为成本或费用税前可列支的金额为100万元,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100-95=5万元  营业税等,一般是指计税依据,营业税=计税依据*营业税税率=营业额*营业税税率
题目出得太大,分给的太少。企业会计准则要求对企业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核算。其实,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也是纳税影响会计法的一个分支,他是从资产负债表出发,通过比较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资产、负债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确定的账面价值与按照税法规定确定的计税基础,对于两者之间的差额分别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与递延所得税资产,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每一期间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当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时,会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当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时,会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当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时,会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当负债的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时,会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匹配“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新增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时列入借方,转回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时列入贷方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匹配“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新增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时列入贷方,转回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时列入借方。
计税基础简单的说,就是税法认为你这个东西值多少。你得知道什么是账载金额,所以计税基础其实是相对账载金额来说的。比较明显的一个例子,业务招待费税前扣除金额。账载金额就是你记账时的金额。业务招待费,你的账载金额是你实际发生的金额,比如说是10000元。但是企业所得税法只认实际发生的60%和你收入的千分之五孰低的这个数字,比如只认6000元,那么你业务招待费的企业所得税计税基础就是6000元。严格来说,各税种计税基础是不一样的,一个税种一个计税基础。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文章TAG:税金的计算基础是什么税金  计算  基础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