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好像是创业板注册制的开启,是二级市场这么久积淀的预期变现。注册制已经势在必行,而作为资本市场从核准制到注册制发行制度制度的重要改变,其实际意义与历史意义都可谓是影响深远,12日,证监会发布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相关制度规则,随后科创板注册制的实行,以及即将到来的创业板注册制都可以说明,市场没有什么事情是一蹴而就,趋势都是逐渐建立推动的,这并不是多突发的事件。
1、创业板注册制改革,说明什么?
股票发行注册制主要是指发行人申请发行股票时,必须依法将公开的各种资料完全准确地向证券监管机构申报。证券监管机构的职责是对申报文件的全面性、准确性、真实性和及时性作形式审查,不对发行人的资质进行实质性审核和价值判断而将发行公司股票的良莠留给市场来决定,注册制的核心是只要证券发行人提供的材料不存在虚假、误导或者遗漏。
这类发行制度的代表是美国和日本,这种制度的市场化程度最高。作为市场化程度很高的制度,注册制度的改革既给市场充满了期待,但同时也可能充满了担心,谈及期待之处,则是体现出高度市场化的发展趋势,这对信息披露的要求更高、股市优胜劣汰的效率更加明显。从创业板试点注册制的方案来看,一方面强调了以信息披露为中心,强化了信息披露的核心地位;另一方面则是丰富完善了退市的指标、精简优化了发行条件,不断突出市场化改革的运行特征,
假如通过完善的注册制改革可以从本质上提升整个市场的优胜劣汰效率,那么在高效市场化改革的背景下,股票市场还是有希望走出美股市场那样的长期牛市。与此同时,通过注册制改革,让不同种类、不同性质,且符合发行条件的企业进入市场,让投资者分享到企业高速成长的过程与投资成果,但是,谈及担心之处,则是担心注册制时代下可能会引起又一轮的市场大扩容。
实际上,纵观A股市场的上市公司数量变化情况,上市公司从1000家发展至2000家所耗用的时间远远多于上市公司从2000家发展到3000家的耗用时间,近年来市场从3000家上市公司发展至近4000家的上市公司,估计用时更短,对市场来说,若股市的优胜劣汰效率不能够得到有效地发挥,那么注册制可能会成为股市扩容的契机,但对“多进少退”的市场来说,显然不利于提升市场的投资活力,在存量博弈的环境下,分配到每一家上市公司的存量资金也就越来越少了,最终导致绝大多数的上市公司沦为了“僵尸股”企业。
事实上,假如创业板试点注册制可以引进更多的增量资金,那么还是会从一定程度上抵消市场扩容所带来的压力,正如科创板开板后的表现一样,在强烈的赚钱效应影响下,实际上形成了投资者与上市公司互利共赢的局面,甚至引来了大量的新增流动性,由此降低对其余市场资金分流的影响。同样道理,对创业板市场来说,在试点注册制之际,可以保持适度的赚钱效应,那么对本不缺乏资金的市场来说,可能会带来增量资金的补充,进而降低对股票市场存量资金的分流影响,
由此一来,在注册制时代下,即使引起市场阶段性的扩容压力,但在赚钱效应的刺激下,市场却弱化了扩容下的负面影响。不过,在注册制时代开启之后,注册制对股票市场的影响更注重长期性,尤其是上市公司陆续步入限售股解禁期后,如何有效对冲市场的抛售压力,进而达到稳定市场的作用,则尤为重要,对保持高效流动性优势的市场来说,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增强市场的抗跌与抗风险能力,这从今年2、3月份的A股表现中已经得到了充分展现,但如何保障市场持续高效的流动性优势,则非常具有挑战性。
2、股票市场的注册制到底是什么?
注册制是成熟市场股票发行的通行制度,经过了上百年的实验,是非常成功的制度,以美股注册制为例,公司上市很容易,公司向交易所申请,由券商承销,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就完成了上市流成,得出初步定价区间(比如5一8元),最后就是确定新股最终发行价,新股发行价由50家大型机构询价,有投行,养老金,公募基金,私募基金,保险公司,投资公司等投标,去掉最高,最低价,得到平均价就是新股发行价。
文章TAG:ipo 改革 创业 什么是ipo注册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