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新型城镇化也是未来农村发展的模式,农村城镇化之后,农民的土地依然还是农民的土地,现在农民享受到的,城镇化后还依然能够享受哦。人为推动的城镇化,与自然选择的城镇化完全是两条路,自然就会产生两种结果,城镇化最大的好处是让农民放弃土地,到县城或者附近城市买房子,提供更多的劳动力。
1、城镇化有什么好处?目的是什么?
城镇化最大的好处是让农民放弃土地,到县城或者附近城市买房子,提供更多的劳动力。至于目的,目前来看是回收农村土地,然后更好的卖房子,如果说的更高大上一些,无非是能够扩大内需,促进就业,改善农民生活条件,丰富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巴拉巴拉巴拉,此处省略八万字财智成功理解的城镇化,是通过不断改善营商环境,使得城市的工业发达,创业机会增加,企业产销两旺,需要越来越多的工人,于是周边农民纷纷进入城市,有了稳定的收入,慢慢在城市里买房落户,从此安居乐业。
现在很多地方的城镇化,更多是直接把一个村子拆了,然后补偿点钱,再让农民拿出六个钱包的存款到县城付个首付,从此努力挣钱还房贷,城镇化,应给予农民选择的权利。众所周知农村服务设施不完善,生活条件差,很多农村的小学都已经裁撤,孩子上学都成为问题,但是农村为低收入人群提供了最后的退路,哪怕一时找不到工作,种点地也能吃饭穿衣,维持基本的生活。
人为推动的城镇化,与自然选择的城镇化完全是两条路,自然就会产生两种结果,如果农民到城市中都能安居乐业,那么自然皆大欢喜。但是如果到了城市生活后,没有稳定的工作,面对高昂的生活成本,必然沦为城市贫民,而农民集中的区域,则会成为贫民区,这样的城镇化,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是哲学纠缠不清的问题,
城镇化也是如此,不能全盘否定,但是也不能强力推行。在经济面临诸多不确定性的当下,城镇化应缓行,避免形成浪费,避免推高农民负债水平,防止人为制造城镇没有登记的失业人口,其实,不需要城镇化,有能力并且收入不错的农民自然会到城市居住。只需要给予公平的社会地位,子女入学一视同仁,社保可以跨地区轻松转移,欠薪问题及时解决,城乡户口全面取消即可,
2、农村城镇化推进越来越烈,传统农民在离开土地以后,未来做点什么?
未来应该是打工。是像现在这样的背井离乡呢?还是乡村产业逐步振兴,逐步就近就业?很明显,振兴乡村产业,壮大集体经济,让农民就近就业,是脱离了土地的农民的最好出路,产业兴则农民富,农村兴。只有农村产业兴旺了,农民才能就近就业,只有就近就业,才能让农民实现家庭团圆的梦想,才能早见父母晚见妻儿,享受天伦之乐。
就近就业才能解决农村的教育,农民的养老等一系列的问题,就近就业率越高,说明乡村产业振兴的步伐越快,离共同富裕的目标就越近。这方面南街村,周家庄人民公社,大寨村等做得非常好,小岗村也在沈浩书记的带领下,发展起了集体经济,走上了农村发展的正确的道路。在党和政府的英明正确的领导下,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目标一定能够如期实现!农民做什么的问题,党和政府已经未雨绸缪,着手实施稳步推进了,
3、农村城镇化后,土地属于谁、未来谁来种?你怎么看?
农村城镇化,是说农村按城镇模式发展,而不是取消农村。村成街道社区了,也有公园了,文化广场,电影院了,污水进下水道了,厕所进房内了。路两旁绿化带,大街有路灯,至于说土地归谁?原来归谁还归谁!当然还是归农民。至于说将来谁来种,这就有点说道了,由于现在处于地少人多,农民单靠种地,已不能支撑整个家庭开销,纷纷外出打工,说明农村已不需要占用这么多人了。
另外,一家几块地的小农经营,不适合大型农机操作,土地适合连在一起了,这就需要对农业改革,或进行流转,或成立农业合作社。种地也许是原来农村人,也许是城里来流转的人,但一旦将来取消户口统一称居民,这些种地人仍称农民,相信到时,一定会有农民愿意出让自己承包的土地,一心一意去做工当工人,现己有政策,退出土地承包权的农民,国家给于补偿。
文章TAG:城镇化 土地 什么是土地城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