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记录“道光萧条”的人是龚自珍。“道光萧条”的确是一场经济危机,它发生在1820年左右,由于1820年是道光元年,故中国经济史专家吴承明教授将之命名为“道光萧条”,“道光萧条”是清代中期的最重要事件,没有之一,许多人认为大萧条始于1929年,但是,1931年发生的事才是推动全球经济进入大萧条时代的主要因素。

1、什么是经济萧条?

什么是经济萧条

经济萧条(depression):当经济衰退(recession)连续超过3年,或者实际GDP(实际国民生产总值)负增长超过10%时称为经济萧条(depression)。经济萧条(depression),除了产出剧烈降低之外,通常伴随着长时期的企业普遍破产、高失业率、企业信心降低和低投资,经济衰退(recession)是工商业低落的一个温和的形式,它同经济萧条有许多共同点,但在程度上较弱,持续时间也较短。

经济萧条是以商业和普遍繁荣的长期而剧烈的衰退为特征的一种经济状况,判断标准是:实际GDP负增长超过10%,或者经济衰退(实际GDP负增长)连续超过3年,扩展资料:经济萧条的表现形式:经济衰退可能会导致多项经济指标同时出现下滑,比如就业、投资和公司盈利,其它伴随现象还包括下跌的物价(通货紧缩)。

当然,如果经济处于滞胀(Stagflation)的状态下,物价也可能快速上涨,毁灭性的经济衰退则被称为经济崩溃。经济衰退与过量商品存货、消费量的下降(可能由于对未来失去信心)、技术创新和新资本积累的缺乏,以及股市的随机性有关,市场经济的特点之一是经济周期的存在,然而经济衰退并非总是存在。经济学领域在“政府干涉是可以抹平经济周期(凯恩斯主义)、或是放大经济周期后果的影响(真实经济周期理论)、还是制造了经济周期(货币主义)”的问题上存在着很多的争论,

2、“道光萧条”是一场经济危机吗?它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道光萧条”是一场经济危机吗它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道光萧条”的确是一场经济危机,它发生在1820年左右,由于1820年是道光元年,故中国经济史专家吴承明教授将之命名为“道光萧条”。不同于今天我们熟悉的经济危机,“道光萧条”由于发生的时候无人关注,事后当政者对其采取放任自流的方式,待到危机深重又过多误判,治标不治本,最终演化成灾难性的后果,中国历史在半个多世纪里持续受它影响,

所以,“道光萧条”是清代中期的最重要事件,没有之一。它是导致鸦片战争的经济上的原因,也是日后太平天国运动的渊薮,最早记录“道光萧条”的人是龚自珍。他在嘉庆末年时指出,“大抵富户变贫户,贫户变饿者,四民之首,奔走下贱,各省大局,岌岌乎不可支日月,奚暇问年岁!”吴承明认为,道光萧条的特征主要是,市场萧条,银贵钱贱,物价下跌,交易停滞,商民皆困,

当时的银钱比价从1:1000升到1:2200,等于是提高了一倍还多。而米价下跌,跌幅达25%,清朝实行双本位货币制,即银子和制钱同时在市场上流通。但这两种货币有着很大区别,而且,用途也大不同,银子就是贵金属白银。中国的明清时喜欢把白银铸成元宝形状,白花花亮晶晶很好看,但是不方便携带,因为它形状不规则,不能很整齐地收纳,再加上它的规格很大,不方便分割,所以银子在日常生活中几乎无法使用。

但官府则只使用银子,不使用制钱,这是因为银子成分单一,不易造假。而且,方便大额结算,所以,政府在收税、给官员发放俸禄时,都使用银子。民间的大额结算也用银子,银子在人民心中是财富的象征,也是财产贮存、赠与和转移的主要媒介。清朝中晚期时,相同比值的银子与制钱,在重量上相差20倍,制钱又叫铜钱,是用铜和铅的合金铸造而成。

明朝政府铸造铜钱比较随意,因此制钱的信誉不高,成色不统一,崇祯时的制钱由于掺杂大量的沙铅,脆弱不堪,掉在地上甚至能摔碎。清朝的制钱一般叫做通宝,外圆内方,中间的孔洞可以穿上线绳,方便携带,制钱铸造时一般采用铜六铅四的比例,比明朝时官府的信誉有了很大提高,但由于铜钱铸造技术上没有什么门槛,铜的开采和取得也不难,所以明清私铸钱的风气屡禁不绝,市面上官铸钱和私铸钱实际上同时在流通。


文章TAG:萧条  经济  什么是萧条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