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现在人民币的发行量依据是什么

一般都市场需求吧,再者就是民生需求吧,任何纸币都是没有价值的东西,它只是价值的刻度吧.纸币的发行量是基于硬通货的量来决定的.比如,我国硬通货只有100公斤的黄金,那我们理论上只能发行100公斤黄金所值的那么多的人民币.比如100公斤黄金值1000万人民币,那我们就只能发行1000万的人民币,否则国外人挤兑时,你的人民币就贬值了,但实际操作的过程中,由于很多人将自己多余的钱存了银行,市面上没有1000万的资金在流动,也就是说,在市面上流动的人民币小于1000万,比如只有500万,那么我们是可以再发行500万的人民币在市面上流通.这样就保证了纸币值和硬通货值在流通的角度上说基本平衡.不能无限的发行纸币.
人民币的发行量是要看货币的需求量的,央行每年发行人民币,都会根据一定时期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来决定的,不会随便乱发,发少了,会造成通货膨胀;发多了,会造成纸币贬值,所以一般都会参考下面这个公式的: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x商品数量/同一货币单位流通速度,我记得高一政治书扩展阅读好像是有这个的

现在人民币的发行量依据是什么

2,人民币的发行量要以国家的黄金储备量为基础吗

  不是的  货币发行量与黄金储备等货币失存价值现没家采用纸币与黄金等央行供给货币考虑黄金储备量同经济形式所差别具体水平与各家货币政策关 因为黄金的量比白金,钻石储量大,而又比银稀缺,所以选择黄金Q2现在已经不是金本位制,各国货币已经不与黄金挂钩,是法律强制给与其价值,以前金本位制时各国发行的货币是自己规定其含金量来发行货币,各国的黄金储备都会定期对外界公布,现在美国是黄金第一大储备国Q3在金本位时发行多少货币背后就有多少黄金支持,当一国的货币使用越来越强势时,需求量就会增大,就要增发,而又没有更多的黄金储备,只好降低含金量,你的货币含金量小了,自然就会贬值,美元当时就是发现这个问题从而废除了金本位制,改用以国家税收作为抵押发行货币 “黄金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黄金。”黄金是世界各国通用的储备货币,也是规避通货膨胀的常用投资工具。一个国家的货币价值用一个国家的黄金储备量和经济实力来决定的。

人民币的发行量要以国家的黄金储备量为基础吗

3,人民币的发行数量是以什么为标准

货币发行有双重含义:一是指货币从中央银行的发行库通过各家商业银行的业务库流向社会;二是指货币从中央银行流出的数量大于从流通中回笼的数量。 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掌握本国货币发行权,又称为“发行的银行".人民币的具体发行由中国人民银行设置的发行基金保管库(简称发行库)来办理。人民币的发行程序大致分为四步: (1)提出人民币的发行计划,确定年度货币供应量。每年由人民银行总行根据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提出货币发行和回笼计划,报国务院审批后,具体组织实施。包括负责票币设计、印制和储备。 (2)国务院批准人民银行报批的货币供应量计划。 (3)进行发行基金的调拨。发行基金是中央银行为国家保管的待发行的货币。它是货币发行的准备基金,不具备货币的性质,由设置发行库的各级人民银行保管,总行统一掌管,发行基金的动用权属于总库。4)普通银行业务库日常现金收付。人民币的货币发行主要是通过商业银行的现金收付业务活动来实现的。各商业银行将人民银行发行库的发行基金调入业务库后,再从业务库通过现金出纳支付给各单位和个人,人民币钞票就进入市场。这称为“现金投放”。同时,各商业银行每日都要从市场回收一定的现金,当业务库的库存货币超过规定的限额时,超出部分要送交发行库保管。这称为“现金归行”。货币从发行库到业务库的过程叫“出库”,即货币发行;货币从业务库回到发行库的过程叫“入库”,即货币回笼。
人民币的发行量由市场供求决定, 同时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国家根据人民币的流通使用以及经济发展情况,通过测量计算得出人民币实际需要量并以此作为人民币发行数量的基础。

人民币的发行数量是以什么为标准

4,纸币的发行量到底是以什么为依据

纸币印制和发行的依据 纸币是一般是由国家政府以自己的权力向社会公众推行的货币符号。它不同于金属货币。金属货币一般是价值物,它的价值与它的面值基本一致;而纸币只是价值符号,它的价值与它的面值原则上不要求一致,也就是说,印制一张1000元面值的纸制与印制一张100元面值的纸币所花费的成本可能是相同的,不同的只是数字符号的不同。即使这样,也不是说政府就可随意印制和发行纸币了。纸币印制和发行还是有其客观依据的。第一,是依据国家财富总量印制纸币。这里面又可以分三个方面。一是物质产权的财富总量,二是知识产权的财富总量,三是旧币回收量。既然纸币只是货币符号,而货币是代表货币所有者的财富总量的。就国家而言,其财富总量是总体性的,就其它组织和个人而言,财富总量是以货币来衡量的。因此,国家纸币的印刷量就必须体现它们的财富量。第二是当年国内生产总值。当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是由国内居民新创造的价值总和,它是新投入劳动的价值量,必须有相应的货币来表现。国内生产总值越多,相应地,当年纸币的印刷量就越多。 第三是市场交易量。纸币是便于交易的货币符号。因此,纸币的发行量就必须能够满足市场交易的需要。有多少市场交易量,就必须有多少纸币发行量。但是,纸币不是即时发行的货币符号,参与市场交易的纸币一般都是沉淀下来的纸币。因此市场交易量只能是纸币发行的参考依据而不是完全的依据。第四是外币收购量。政府为了加强对外经济交流,需要使用一定的外汇,这些外汇除了通过对外贸易来取得外,还可以通过货币互换,收购其它国家的货币等方式来取得。当一国的对外贸易取得的外汇不足以满足国家所需时,就可以采取这一办法。当然还有其它办法,如向它国政府贷款等。第五是灵活的政府调节政策。这个调节主要是通过控制纸币的发行量来进行,它有多种手段,常用的就是直接控制纸币的投放量,调节纸币的回收量,调节利率等。调节利率也就是要调节纸币的发行量。政府对纸币印刷和发行量的调节包括经济需要的调节和政治需要的调节。所谓经济需要的调节,是指政府为了保证经济按照自己的需要的状态发展,可以对纸币的发行和流通状况进行调节。如当经济出现通货膨胀时,政府就提高利率,大量回笼纸币,抑制通货膨胀。而当经济发展速度过低时,政府就开始降低利率,增加贷款投放,刺激经济增长。所谓政治需要的调节是根据政府的政治而非经济本身的需要对纸币的发行进行调节。有的国家,利用自己特殊的经济条件和优势加大货币的发行,来掠夺它国的经济资源。我认为美国就是这样的国家。它们利用自身经济和美元的特殊地位,大量向它国购买物质财富,又向它国大量输出过度的知识产权,这就使得美国能够通过货币来掠夺它国的财富。有的国家政府为了友谊支持它国的发展或出于其它政治目的,通过本币的出口信贷来扩大对它国的出口。这种出口信贷必须是以本币为基础的,只有本币才能够体现本国政府的权力。政治的需要对纸币的发行进行的调节完全是一种艺术性的调节。谁的艺术水准高,谁就可以娴熟地掌握调节手段进行完美的调节。从目前世界经济的情况看,政治调节越来越成为调节纸币发行量的重要依据。 纸币发行的直接途径有公共开支,经济贷款,国家工程等。公共开支是政府为了维持国家政权的正常运转,促进公共利益而进行的一种政府性开支。包括政府全部雇员的工资开支、政府、司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交通、通信、国防建设经费等。国家工程是为了公共利益而建设的一些工程。这些工程必须是为了公共利益,必须是市场和社会不能也无法承担的,需要由政府来组织、实施和承担的工程。这些工程的实施能够析大地改善公共利益,促进社会均衡健康发展。只有公共工程才能够体现政府的公共性。否则就使得政府的职能和价值大打折扣,就会使社会利益机制被破坏,利益秩序被扭曲,和谐结构被糟蹋。国家通过政府工程而发行的纸币就成了纸币的重要发行渠道。通过调节国家工程量来调节纸币的发行量就成了政府调节纸币发行量的重要选择。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政府上马了一大批政府工程,通过这样的工程不但改善了我国的基础设施状况,增强了以工业为主的经济基础,也增加了纸币的社会投放量和社会沉淀量,并有效地促进了经济发展。 经济贷款是政府以经济发展为目的,以经济项目为目标的一种纸币投放途径。经济贷款一般以市场主体为对象,根据市场主体的需要,按照其信用程度进行贷款发放。经济贷款投放量有规律可行,它的原则就是经济安全和快速健康发展。只要这种贷款在当前和可预见的将来不足以对经济安全和经济增长构成负面影响而只可能对经济安全和增长产生正面影响、并有信用作保障的判断情况下,是可以尽量满足需要量地投放的,也就是说对求贷者及项目基本不拒。但当情况相反时,则要对求贷者及项目严加审查,对贷款投放量严加控制,还要通过前述的其它途径加大货币的回笼,调节经济安全平衡运行。 这里面我还要对《强国论坛》上的数学网友的“三公司模型”说几句。一是数学网友的三公司模型的有益看点是货币的发行量和向贫困地区增加货款。从数学网友的三公司模型可以看到,货币的发行量就是交易量,因为三公司模型是完全交易模型。向贫困地区货款是政府进行经济和社会调节、促进社会和谐均衡发展的重要内容。二是其盲点是系统过于简单。三公司看起来是孤立的系统,却有大量的外界因素可以介入,但数学网友却又把这些可能介入的因素拒之门外,没有对可能介入的外界因素进行研究。也就是说,数学网友的三公司模型看起来既不象是封闭的系统又不象是开放的系统。三是三公司模型只是一个交易模型和是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其中的食品公司和服装公司就是两个元,而黄金公司其实只是一个可变的参数,这个参数可以根据对另两个公司的生产和交易量的设置来设置。

5,人民币的数量是按什么发行的

第一套人民币:1948年12月1日由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并发行,1955年5月15日起停止流通; 第二套人民币:1955年3月1日开始发行,其中纸分币直到2007年4月1日起才停止流通; 第三套人民币:1962年4月20日开始发行,2000年7月1日起停止流通; 第四套人民币:1987年4月27日开始发行; 第五套人民币:1999年10月1日开始发行;
用26个英文字母,其中的2个排列发行,如AB,BA等为一组号码,直到用完为止,每一组号码1亿张,全部号码都用完,就转换另外一套人民币。
纸币发行量规律 纸币是按照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货币量为基础,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纸币发行量要以流通中所需的金属货币量为限. 当前,世界各国都是采用纸币流通而不再采用金属货币。自从本世纪70年代以后,世界各国的纸币发行都不再同黄金直接挂钩,纸币的发行量不再直接取决于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而受商品可供量与纸币流通速度的制约。当纸币流通量过大,纸币贬值时,必然引起价格上涨,即形成通货膨胀。由于纸币流通规律是在金属货币流通规律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可以将马克思的货币流通规律按纸币流通规律写成: M=PQ /V 式中,M为纸币流通量;P为商品的平均价格;Q为商品数量;V为纸币流通速度。这表明,在纸币流通的情况下,商品价格随着纸币数量的增减而涨跌。纸币所代表的价值与纸币流通量成反比,商品价格与纸币流通量成正比。) 货币发行规律〖货币发行量=(待售商品的总数×价格)/货币周转次数

6,人民币发行的基础是什么

人民币的发行基础:基础货币,也称货币基数(Monetary Base),因其具有使货币供应总量成倍放大或收缩的能力,又被称为高能货币(High-powered Money)。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货币与金融统计手册》(2000年版)的定义,基础货币包括中央银行为广义货币和信贷扩张提供支持的各种负债,主要指银行持有的货币(库存现金)和银行外的货币(流通中的现金),以及银行与非银行在货币当局的存款。 基础货币这一概念,可分别从基础货币的来源和运用两个方面来加以理解。从基础货币的来源来看,它是指货币当局的负债,即由货币当局投放并为货币当局所能直接控制的那部分货币,它只是整个货币供给量的一部分;从基础货币的运用来看,它是由两个部分构成:一是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包括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以及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二是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而为社会大众所持有的现金,即通常所谓的"通货"。 在现代经济中,每个国家的基础货币都来源于货币当局的投放。货币当局投放基础货币的渠道主要有如下三条:一是直接发行通货;二是变动黄金、外汇储备;三是实行货币政策(其中以公开市场业务为最主要)。由基础货币的投放渠道,我们可以看出,基础货币的决定因素主要有:(1)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证券;(2)中央银行收购黄金、外汇;(3)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再贴现或再贷款;(4)财政部发行通货;(5)中央银行的应收未收款项;(6)中央银行的其他资产;(7)政府持有的通货;(8)政府存款;(9)外国存款;(10)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卖出证券;(11)中央银行的其他负债。 在以上这11个因素中,前6个为增加基础货币的因素,后5个为减少基础货币的因素,而且这些因素均集中地反映于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我们不难看出,在以上这些因素中,有些是中央银行所能直接控制的,其中最主要的是公开市场买卖;而有些则是中央银行不能直接控制的。但是,对于这些不能直接控制的因素,中央银行可通过运用其公开市场业务,来抵消这些因素对基础货币的影响。因此,一般认为,基础货币在相当程度上能为中央银行所直接控制。 一、金本位制 金本位制就是以黄金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在金本位制下,或每单位的货币价值等同于若干重量的黄金(即货币含金量);当不同国家使用金本位时,国家之间的汇率由它们各自货币的含金量之比--铸币平价(Mint Parity)来决定。金本位制于19世纪中期开始盛行。在历史上,曾有过三种形式的金本位制: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其中金币本位制是最典型的形式,就狭义来说,金本位制即指该种货币制度。 二、银本位制是以白银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有银两本位和银币本位两种类型。银两本位是以白银重量“两”为价格标准实行银块流通。银币本位则是国家规定白银为货币金属,并要求铸成一定形状、重量和成色的银币;银币可以自由铸造成和自由熔化;银行券可以自由兑换银币或白银;银币和白银可自由输出或输入,以保证外汇市场的稳定。在货币史上,银比金更早地充当本位货币。

7,人民币的发行基础

是以国家信用作为基础,以全民税收做抵押,以国民经济做支撑。
基础货币,也称货币基数(Monetary Base),因其具有使货币供应总量成倍放大或收缩的能力,又被称为高能货币(High-powered Money)。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货币与金融统计手册》(2000年版)的定义,基础货币包括中央银行为广义货币和信贷扩张提供支持的各种负债,主要指银行持有的货币(库存现金)和银行外的货币(流通中的现金),以及银行与非银行在货币当局的存款。基础货币这一概念可分别从基础货币的来源和运用两个方面来加以理解。从基础货币的来源来看,它是指货币当局的负债,即由货币当局投放并为货币当局所能直接控制的那部分货币,它只是整个货币供给量的一部分;从基础货币的运用来看,它是由两个部分构成:一是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包括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以及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二是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而为社会大众所持有的现金,即通常所谓的"通货"。在现代经济中,每个国家的基础货币都来源于货币当局的投放。货币当局投放基础货币的渠道主要有如下三条:一是直接发行通货;二是变动黄金、外汇储备;三是实行货币政策(其中以公开市场业务为最主要)。由基础货币的投放渠道,我们可以看出,基础货币的决定因素主要有:(1)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证券;(2)中央银行收购黄金、外汇;(3)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再贴现或再贷款;(4)财政部发行通货;(5)中央银行的应收未收款项;(6)中央银行的其他资产;(7)政府持有的通货;(8)政府存款;(9)外国存款;(10)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卖出证券;(11)中央银行的其他负债。在以上这11个因素中,前6个为增加基础货币的因素,后5个为减少基础货币的因素,而且这些因素均集中地反映于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我们不难看出,在以上这些因素中,有些是中央银行所能直接控制的,其中最主要的是公开市场买卖;而有些则是中央银行不能直接控制的。但是,对于这些不能直接控制的因素,中央银行可通过运用其公开市场业务,来抵消这些因素对基础货币的影响。因此,一般认为,基础货币在相当程度上能为中央银行所直接控制。 一、金本位制  金本位制就是以黄金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在金本位制下,或每单位的货币价值等同于若干重量的黄金(即货币含金量);当不同国家使用金本位时,国家之间的汇率由它们各自货币的含金量之比--铸币平价(Mint Parity)来决定。金本位制于19世纪中期开始盛行。在历史上,曾有过三种形式的金本位制: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其中金币本位制是最典型的形式,就狭义来说,金本位制即指该种货币制度。 二、银本位制是以白银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有银两本位和银币本位两种类型。银两本位是以白银重量“两”为价格标准实行银块流通。银币本位则是国家规定白银为货币金属,并要求铸成一定形状、重量和成色的银币;银币可以自由铸造成和自由熔化;银行券可以自由兑换银币或白银;银币和白银可自由输出或输入,以保证外汇市场的稳定。在货币史上,银比金更早地充当本位货币。

文章TAG:人民币的发行量以什么为基础人民  人民币  人民币的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