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请简单说一下高转送股是什么东西

简单的说就是高比例送股份或转赠股份,这些都会直接打到股东的帐户上。 一些绩优小盘股会有扩张股本的欲望,会高比例转送股份。
采用当年税后利润给股东分配

请简单说一下高转送股是什么东西

2,转账转存和现存分别是什么意思

转账:是指通过银行的账户,将钱或资金从一个账户转到另外一个账户。转存:是指将钱从一个账户取出来,存入另外一个账户。现存:就是将现金存入到一个账户或存折或银行卡。
转账类型是指你现在要将这笔活期转成定期的期限?,比如三个月、六个月等;约转存期的意思是,如果这个期限到期后不再办理其他业务,那么机器会自动帮你转存,到时的转存期限。据个例子,比如现在活期转定期转存类型为半年,约转存期为一年。意思就是说现在活期转成定期存半年,半年后机器自动帮我再存一年,以后每次到期都自动再存一年。

转账转存和现存分别是什么意思

3,股票高送转是什么意思送股和转股有什么区别

高送转股,是指送股或者转增股票的比例很大,如:10送(增)10;10送(转增)8等等。高送转是送股的一种特殊情况,送股的比例非常高。送股:上市公司分红的一种形式,即采取送股份的办法实施给上市公司的股东分配公司利润的一种形式。
转增股是指用公司的资本公积金按权益折成股份转增,而送股是用公司的未分配利润以股利形式送股。对公司来说转增很容易,送股要有足够的利润,对股民来说转和送带来的实际意义都一样,但我们可以通过这个衡量一个公司盈利能力的强弱。送股和转股的区别还在于送股要缴税,此部分所得税由企业代缴,不会影响个人所得的股票数量。

股票高送转是什么意思送股和转股有什么区别

4,什么是高电平输入

你的答案有问题的,误导他人,这都2000多人看了,哎给你简单的说下,就汽车外接的功放来说高电平输入是指 主机头输出接喇叭的信号,很多外置功放都带高电平输入低电平输入是指 主机头输出的前级信号,AUX输入和AUX输出都是低电平信号
功率放大是指将信号进行放大后驱动负载,如扩音机就是功率放大的一种,一般用在模拟量的放大中。你所说的低电平输入和高电平输入一般是指数字电路中的逻辑控制的输入端是高电平有效还是低电平有效。而对功放来说不存在低电平输入和高电平输入的问题。由于有没接线面板的图,所以无法判断你问的怎么接。
高电平输入是指车载功放可以直接从车载主机接收原本输出至车载扬声器的信号。车载主机在车载影音系统中原本的功能是类似家庭影院的影碟机,但是汽车内空间宝贵,为了满足空间需求,很多车载主机都带有功放的功能。带有功率输出的主机可以直接连接扬声器,但是很多主机也同时可以连接外接功放,与家庭影院影碟机不同,主机的前置输出电压较高,因此不同主机对功放的要求不同,选购时应注意搭配。扩展资料高电平与低电平区别:1、控制器上标识的高低电平为刹车,高电平一般规定为5V以上,低电平为0V左右。?2、在不同电路上的电压值不相同,如果是5V供电的数字电路,高电平就是5V,或接近5V。低电平就是无,就是0V或接近0V。???3、控制器的高电平是通,低电平是控。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高电平输入
高电平输入是指车载功放可以直接从车载主机接收原本输出至车载扬声器的信号。高电平输入是指车载功放可以直接从车载主机接收原本输出至车载扬声器的信号。车载主机在车载影音系统中原本的功能是类似家庭影院的影碟机,但是汽车内空间宝贵,因此集成度要求很高。为了满足空间需求,很多车载主机都带有功放的功能,当然也不是所有的车载主机都带有功放功能,如果没有功率输出,那么就必须带有连接车载功放的功能。需要说明的是,带有功率输出的主机可以直接连接扬声器,但是很多主机也同时可以连接外接功放,与家庭影院影碟机不同,主机的前置输出电压较高,因此不同主机对功放的要求不同,选购时应注意搭配。扩展资料:功率放大器可以按不同的用途分类:1、 有的汽车功率放大器是专门为推动低音扬声器设计的,如:健伍KAC—PS401M(14.4V,4欧姆),最大功率1200W x1。内置次声滤波器,省去了外接滤波器。2、 带均衡器的功率放大器,如:索尼XM一604EQX。EQX备有的扬声器有5段均衡器,可因个人喜好或不同的车厢空间调校音色。每一个EQX系列均有5种频率供选择。3、 5声道功率放大器,如:索尼XM一405EQX、健伍KAC一859等,通常使用2声道或4声道功率放大器来推动前后扬声器。低音扬声器是用另一只功率放大器推动,这样占用面积太大,而使用5声道功率放大器,一块功放就可以解决问题。4、 多片X卡功率放大器,如:来福punch 400.4。独特的X卡为功率放大器提供了几乎是无限多样的分音选择:高通、带通、低通,甚至是超音频的滤波器。它可以起到以一抵十的作用。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车载功放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高电平输入
数字电路里在正逻辑的时候,规定1为逻辑高电平,0为逻辑低电平,比如说,规定5v为高电平1v为低电平,那么高电平1就是就是5v了。低电平0就为1v了。

5,什么是高周疲劳 低周疲劳

为便于分析研究,常按破坏循环次数的高低将疲劳分为两类:1、高循环疲劳(高周疲劳)。作用于零件、构件的应力水平较低 ,破坏循环次数一般高于104~105的疲劳 ,弹簧、传动轴等的疲劳属此类。2、低循环疲劳(低周疲劳)。作用于零件、构件的应力水平较高 ,破坏循环次数一般低于104~105的疲劳,如压力容器、燃气轮机零件等的疲劳。实践表明,疲劳寿命分散性较大,因此必须进行统计分析,考虑存活率(即可靠度)的问题 。具有存活率p(如95%、99%、99.9%)的疲劳寿命Np的含义是 :母体(总体)中有p的个体的疲劳寿命大于Np。而破坏概率等于( 1- p ) 。常规疲劳试验得到的S-N曲线是p=50%的曲线 。对应于各存活率的p的S-N曲线称为p-S-N曲线。扩展资料疲劳是一个常见的症状,健康人群亦时有发生。对于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有4个方面:一是现代人工作强度大;二是平素身体体质状况不是很好或有基础疾病;三是应急或遇紧急的突发事件,如升学考试等,也会引发疲劳;四是季节因素影响,如在冬春之交、夏秋之交容易疲劳。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低周疲劳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别拿疲劳不当回事
高周疲劳:材料在低于其屈服强度的循环应力作用下,经10000-100000以上循环次数而产生的疲劳。高周疲劳的特点是:作用于零件或构件的应力水平较低。如弹簧、传动轴等零件或构件的疲劳即属此类。低周疲劳:又称条件疲劳极限,或“低循环疲劳”。在整个使用期限之内结构所受应力交变次数在102~105次之间可能发生疲劳失效的疲劳问题。这种疲劳问题的特点是循环应力幅值较高,导致疲劳破坏的应力循环周次较低,故亦称低周疲劳问题。
低周疲劳:又称条件疲劳极限,或“低循环疲劳”。参照零件工作周期可能作用的次数下能承受的应力极限值。(可以有效发挥材料的作用)作用于零件、构件的应力水平较高,破坏循环次数一般低于104~105的疲劳,如压力容器、燃气轮机零件等的疲劳。为便于分析研究,常按破坏循环次数的高低将疲劳分为两类:①高循环疲劳(高周疲劳)。作用于零件、构件的应力水平较低,破坏循环次数一般高于104~105的疲劳,弹簧、传动轴等的疲劳属此类。②低循环疲劳(低周疲劳)。作用于零件、构件的应力水平较高,破坏循环次数一般低于104~105的疲劳,如压力容器、燃气轮机零件等的疲劳。实践表明,疲劳寿命分散性较大,因此必须进行统计分析,考虑存活率(即可靠度)的问题。具有存活率p(如95%、99%、99.9%)的疲劳寿命np的含义是:母体(总体)中有p的个体的疲劳寿命大于np。而破坏概率等于(1-p)。常规疲劳试验得到的s-n曲线是p=50%的曲线。对应于各存活率的p的s-n曲线称为p-s-n曲线。
现代人熬夜是常有的事,熬夜之后睡眠不足应该如何正确补充睡眠呢?怎么补充睡眠呢?睡眠时间并非越长越好,注意补眠的时间和方式可以让你快速的达到恢复体力,恢复精神。下面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如何正确补充睡眠吧!怎么补充睡眠睡眠不足精神不佳,长期这样不但身体健康受到影响,连脾气也会变得暴躁。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可以有足够的睡眠时间,优质的睡眠质量,睡眠足精神饱满的状态,但是事实上很多人却没法得到满足。不是失眠,就是不得不熬夜加班工作,或者熬夜娱乐,睡眠时间不能满足,只能在空余的时间里抓紧时间补充睡眠,特别是周末,休息时间等,有人大睡一天,起床之后却没有如期望中的神清气爽的感觉,甚至越发的有疲惫的感觉。这是为什么呢?怎么补充睡眠?其实补充睡眠也要注意方法,养生专家指出补眠的方式不对的话,睡得再多也无法缓解身体的疲劳,无法让体力恢复到正常的状态中。那么如何才能正确科学的补充睡眠呢?怎么补充睡眠1、晚上11点~凌晨1点一定要处在睡眠状态中专家指出,大部分人都知道正常人每天需要保证8个小时的睡眠时间,但是很多人只是认为睡够8小时就将可以。但是其实是良好的睡眠质量的重点并非是只要保证8个小时就可以了,而是在该睡的时间里一定要处于深度睡眠中。晚上的11点到凌晨的1点,是人体和自然界阴气最盛阳气最弱的时候,这个时间段如果可以进入到深度的睡眠中就可以保证有优质的睡眠质量了。相反的,如果这个时间段里还在工作,还在娱乐,就会引起肝胆火盛,皮肤粗糙暗淡发黄等问题也会随之而出现。所以,要想有优质的睡眠首先要做到的是保证这个时间段里处在睡眠状态中。
为便于分析研究,常按破坏循环次数的高低将疲劳分为两类:①高循环疲劳(高周疲劳)。作用于零件、构件的应力水平较低 ,破坏循环次数一般高于104~105的疲劳 ,弹簧、传动轴等的疲劳属此类。②低循环疲劳(低周疲劳)。作用于零件、构件的应力水平较高 ,破坏循环次数一般低于104~105的疲劳,如压力容器、燃气轮机零件等的疲劳。实践表明,疲劳寿命分散性较大,因此必须进行统计分析,考虑存活率(即可靠度)的问题 。具有存活率p(如95%、99%、99.9%)的疲劳寿命np的含义是 :母体(总体)中有p的个体的疲劳寿命大于np。而破坏概率等于( 1- p ) 。常规疲劳试验得到的s-n曲线是p=50%的曲线 。对应于各存活率的p的s-n曲线称为p-s-n曲线。疲劳(2)fatigue 材料、零件和构件在循环加载下,在某点或某些点产生局部的永久性损伤,并在一定循环次数后形成裂纹、或使裂纹进一步扩展直到完全断裂的现象。 研究简史 有记载的最早进行疲劳试验是德国的w.a.艾伯特 。法国的j.-v.彭赛列首先论述了疲劳问题并提出“疲劳”这一术语。但疲劳研究的奠基人则是德国的a.沃勒,他在19世纪50~60 年代最早得到表征疲劳性能的s-n曲线并提出疲劳极限的概念 。20世纪50年代 p.j.e.福赛思首先观察到疲劳过程中在滑移带内有金属薄片挤出的现象。随后n.汤普孙等人发现这种滑移带不易用电解抛光去掉,称为“驻留滑移带”。后来证明,驻留滑移带常常成为裂纹源。1924年德国的j.v.帕姆格伦在估算滚动轴承寿命时,假设轴承的累积损伤与其转动次数成线性关系。1945年美国m.a.迈因纳明确 提出了 疲 劳 破 坏的线性损伤累积理 论 ,也称为帕 姆 格伦- 迈因纳定律,简称迈因纳定律。此后,断裂力学的进展丰富了传统疲劳理论的内容,促进了疲劳理论的发展。用概率统计方法处理疲劳试验数据,是20世纪20年代开始的。60年代后期 ,概率疲劳分析和设计从电子产品发展到机械产品,于是在航空、航天工业的先导下 ,开始了概率统计理论在疲劳设计中的应用。 循环应力 在工程上引起的疲劳破坏的应力或应变有时呈周期性变化,有时是随机的。在疲劳试验中人们常常把它们简化成等幅应力循环的波形 ,并用一些参数来描述 。图1中 σmax 和 σmin 是循 环应力的最 大和最小 代 数 值 ;γ =σmin/σmax是应力比;σm=(σmax+σmin)/2是平均应力;σa=(σmax-σmin)/2 是应力幅 。当 σm=0时 ,σmax与σmin的绝对值相等而符号相反,γ=-11,称为对称循环应力;当σmin=0时,γ=0称为脉动循环应力。 曲线 s-n曲线中的s为应力(或应变)水平,n为疲劳寿命。s-n曲线是由试验测定的 ,试样采用标准试样或实际零件、构件,在给定应力比γ的前提下进行,根据不同应力水平的试验结果 ,以最大应力σmax或应力幅σa为纵坐标,疲劳寿命n为横坐标绘制s-n曲线(图2) 。当循环应力中的σmax小于某一极限值时,试样可经受无限次应力循环而不产生疲劳破坏,该极限应力值就称为疲劳极限,图2中s-n曲线水平线段对应的纵坐标就是疲劳极限。而左边斜线段上每一点的纵坐标为某一寿命下对应的应力极限值,称为条件疲劳极限。 疲劳特征 零件 、构件的疲劳破坏可分为3个阶段 :①微观裂纹阶段。在循环加载下,由于物体的最高应力通常产生于表面或近表面区,该区存在的驻留滑移带、晶界和夹杂,发展成为严重的应力集中点并首先形成微观裂纹。此后,裂纹沿着与主应力约成45°角的最大剪应力方向扩展,裂纹长度大致在0.05毫米以内,发展成为宏观裂纹。②宏观裂纹扩展阶段。裂纹基本上沿着与主应力垂直的方向扩展。③瞬时断裂阶段。当裂纹扩大到使物体残存截面不足以抵抗外载荷时,物体就会在某一次加载下突然断裂。对应于疲劳破坏的3个阶段 ,在疲劳宏观断口上出现有疲劳源 、疲劳裂纹扩展和瞬时断裂3个区(图3)。疲劳源区通常面积很小,色泽光亮,是两个断裂面对磨造成的;疲劳裂纹扩展区通常比较平整,具有表征间隙加载、应力较大改变或裂纹扩展受阻等使裂纹扩展前沿相继位置的休止线或海滩花样;瞬断区则具有静载断口的形貌,表面呈现较粗糙的颗粒状。 望采纳,谢谢
为便于分析研究,常按破坏循环次数的高低将疲劳分为两类:①高循环疲劳(高周疲劳)。作用于零件、构件的应力水平较低 ,破坏循环次数一般高于104~105的疲劳 ,弹簧、传动轴等的疲劳属此类。②低循环疲劳(低周疲劳)。作用于零件、构件的应力水平较高 ,破坏循环次数一般低于104~105的疲劳,如压力容器、燃气轮机零件等的疲劳。实践表明,疲劳寿命分散性较大,因此必须进行统计分析,考虑存活率(即可靠度)的问题 。具有存活率p(如95%、99%、99.9%)的疲劳寿命Np的含义是 :母体(总体)中有p的个体的疲劳寿命大于Np。而破坏概率等于( 1- p ) 。常规疲劳试验得到的S-N曲线是p=50%的曲线 。对应于各存活率的p的S-N曲线称为p-S-N曲线。  疲劳(2)  fatigue  材料、零件和构件在循环加载下,在某点或某些点产生局部的永久性损伤,并在一定循环次数后形成裂纹、或使裂纹进一步扩展直到完全断裂的现象。  研究简史 有记载的最早进行疲劳试验是德国的W.A.艾伯特 。法国的J.-V.彭赛列首先论述了疲劳问题并提出“疲劳”这一术语。但疲劳研究的奠基人则是德国的A.沃勒,他在19世纪50~60 年代最早得到表征疲劳性能的S-N曲线并提出疲劳极限的概念 。20世纪50年代 P.J.E.福赛思首先观察到疲劳过程中在滑移带内有金属薄片挤出的现象。随后N.汤普孙等人发现这种滑移带不易用电解抛光去掉,称为“驻留滑移带”。后来证明,驻留滑移带常常成为裂纹源。1924年德国的J.V.帕姆格伦在估算滚动轴承寿命时,假设轴承的累积损伤与其转动次数成线性关系。1945年美国M.A.迈因纳明确 提出了 疲 劳 破 坏的线性损伤累积理 论 ,也称为帕 姆 格伦- 迈因纳定律,简称迈因纳定律。此后,断裂力学的进展丰富了传统疲劳理论的内容,促进了疲劳理论的发展。用概率统计方法处理疲劳试验数据,是20世纪20年代开始的。60年代后期 ,概率疲劳分析和设计从电子产品发展到机械产品,于是在航空、航天工业的先导下 ,开始了概率统计理论在疲劳设计中的应用。  循环应力 在工程上引起的疲劳破坏的应力或应变有时呈周期性变化,有时是随机的。在疲劳试验中人们常常把它们简化成等幅应力循环的波形 ,并用一些参数来描述 。图1中 σmax 和 σmin 是循 环应力的最 大和最小 代 数 值 ;γ =σmin/σmax是应力比;σm=(σmax+σmin)/2是平均应力;σa=(σmax-σmin)/2 是应力幅 。当 σm=0时 ,σmax与σmin的绝对值相等而符号相反,γ=-11,称为对称循环应力;当σmin=0时,γ=0称为脉动循环应力。  曲线 S-N曲线中的S为应力(或应变)水平,N为疲劳寿命。S-N曲线是由试验测定的 ,试样采用标准试样或实际零件、构件,在给定应力比γ的前提下进行,根据不同应力水平的试验结果 ,以最大应力σmax或应力幅σa为纵坐标,疲劳寿命N为横坐标绘制S-N曲线(图2) 。当循环应力中的σmax小于某一极限值时,试样可经受无限次应力循环而不产生疲劳破坏,该极限应力值就称为疲劳极限,图2中S-N曲线水平线段对应的纵坐标就是疲劳极限。而左边斜线段上每一点的纵坐标为某一寿命下对应的应力极限值,称为条件疲劳极限。  疲劳特征 零件 、构件的疲劳破坏可分为3个阶段 :①微观裂纹阶段。在循环加载下,由于物体的最高应力通常产生于表面或近表面区,该区存在的驻留滑移带、晶界和夹杂,发展成为严重的应力集中点并首先形成微观裂纹。此后,裂纹沿着与主应力约成45°角的最大剪应力方向扩展,裂纹长度大致在0.05毫米以内,发展成为宏观裂纹。②宏观裂纹扩展阶段。裂纹基本上沿着与主应力垂直的方向扩展。③瞬时断裂阶段。当裂纹扩大到使物体残存截面不足以抵抗外载荷时,物体就会在某一次加载下突然断裂。对应于疲劳破坏的3个阶段 ,在疲劳宏观断口上出现有疲劳源 、疲劳裂纹扩展和瞬时断裂3个区(图3)。疲劳源区通常面积很小,色泽光亮,是两个断裂面对磨造成的;疲劳裂纹扩展区通常比较平整,具有表征间隙加载、应力较大改变或裂纹扩展受阻等使裂纹扩展前沿相继位置的休止线或海滩花样;瞬断区则具有静载断口的形貌,表面呈现较粗糙的颗粒状。扫描和透射电子显微术揭示了疲劳断口的微观特征,可观察到扩展区中每一应力循环所遗留的疲劳辉纹。  疲劳寿命 在循环加载下 ,产生疲劳破坏所需应力或应变的循环次数。对零件、构件出现工程裂纹以前的疲劳寿命称为裂纹形成寿命。工程裂纹指宏观可见的或可检的裂纹 ,其长度无统一规定 ,一般在0.2~1.0毫米范围内 。自工程裂纹扩展至完全断裂的疲劳寿命称为裂纹扩展寿命。总寿命为两者之和。因工程裂纹长度远大于金属晶粒尺寸,故可将裂纹作为物体边界,并将其周围材料视作均匀连续介质,应用断裂力学方法研究裂纹扩展规律 。由于S-N曲线是根据疲劳试验直到试样断裂得出的 ,所以对应于S-N曲线上某一应力水平的疲劳寿命N是总寿命 。在疲劳的整个过程中 ,塑性应变与弹性应变同时存在 。当循环加载的应力水平较低时 ,弹性应变起主导作用;当应力水平逐渐提高,塑性应变达到一定数值时,塑性应变成为疲劳破坏的主导因素。为便于分析研究,常按破坏循环次数的高低将疲劳分为两类:①高循环疲劳(高周疲劳)。作用于零件、构件的应力水平较低 ,破坏循环次数一般高于104~105的疲劳 ,弹簧、传动轴等的疲劳属此类。②低循环疲劳(低周疲劳)。作用于零件、构件的应力水平较高 ,破坏循环次数一般低于104~105的疲劳,如压力容器、燃气轮机零件等的疲劳。实践表明,疲劳寿命分散性较大,因此必须进行统计分析,考虑存活率(即可靠度)的问题 。具有存活率p(如95%、99%、99.9%)的疲劳寿命Np的含义是 :母体(总体)中有p的个体的疲劳寿命大于Np。而破坏概率等于( 1- p ) 。常规疲劳试验得到的S-N曲线是p=50%的曲线 。对应于各存活率的p的S-N曲线称为p-S-N曲线。  环境影响 某些零件 、构件是在高于或低于室温下工作,或在腐蚀介质中工作,或受载方式不是拉压和弯曲而是接触滚动等,这些不同的环境因素可使零件、构件产生不同的疲劳破坏。最常见的有接触疲劳、高温疲劳、热疲劳和腐蚀疲劳。此外,还有微动磨损疲劳和声疲劳等。①接触疲劳。零件在高接触压应力反复作用下产生的疲劳。经多次应力循环后,零件的工作表面局部区域产生小片或小块金属剥落,形成麻点或凹坑。接触疲劳使零件工作时噪声增加、振幅增大、温度升高、磨损加剧,最后导致零件不能正常工作而失效 。在滚动轴承、齿轮等零件中常发生这种现象。②高温疲劳 。在高温环境下承受循环应力时所产生的疲劳。高温是指大于熔点1/2以上的温度,此时晶界弱化,有时晶界上产生蠕变空位,因此在考虑疲劳的同时必须考虑高温蠕变的影响。高温下金属的S-N曲线没有水平部分 ,一般用 107~108次循环下不出现断裂的最大应力作为高温疲劳极限;载荷频率对高温疲劳极限有明显影响,当频率降低时,高温疲劳极限明显下降。③热疲劳。由温度变化引起的热应力循环作用而产生的疲劳。如涡轮机转子、热轧轧辊和热锻模等,常由于热应力的循环变化而产生热疲劳。④腐蚀疲劳。在腐蚀介质中承受循环应力时所产生的疲劳。如船用螺旋桨、涡轮机叶片 、水轮机转轮等,常产生腐蚀疲劳。腐蚀介质在疲劳过程中能促进裂纹的形成和加快裂纹的扩展。其特点有 :S-N曲线无水平段;加载频率对腐蚀疲劳的影响很大;金属的腐蚀疲劳强度主要是由腐蚀环境的特性而定;断口表面变色等。  发展趋势 飞机、船舶、汽车、动力机械、工程机械 、冶金、石油等机械以及铁路桥梁等的主要零件和构件,大多在循环变化的载荷下工作,疲劳是其主要的失效形式。因此,疲劳理论和疲劳试验对于设计各类承受循环载荷的机械和结构,成为重要的研究内容。疲劳有限寿命设计中进行寿命估算,必须了解材料的疲劳性能,以此作为理论计算的依据 。由于疲劳寿命的长短取决于所承受的循环载荷大小,为此还必须编制出供理论分析和全尺寸疲劳试验用的载荷谱,再根据与各种疲劳相适应的损伤模型估算出疲劳寿命。疲劳理论的工程应用,经历了从无限寿命设计到有限寿命设计,有限寿命设计尚处于完善阶段。发展趋势是:①宏观与微观结合,探讨从位错、滑移、微裂纹、短裂纹、长裂纹到断裂的疲劳全过程 ,寻求寿命估算各阶段统一的物理-力学模型 。②研究不同环境下的疲劳及其寿命估算方法。③概率统计方法在疲劳中的应用,如随机载荷下的可靠性分析方法,以及耐久性设计等。  疲劳  材料承受交变循环应力或应变时所引起的局部结构变化和内部缺陷发展的过程。它使材料的力学性能下降并最终导致龟裂或完全断裂。

文章TAG:什么  高送转  简单  一下  什么是高送转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