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部分公司上市后,不会好好经营的,上市的目的就是套现,套现利润太大了,比精英实业强太多了。放缓上市,也可以视为对投资者的保护,之所以,这么巧在蚂蚁上市前出台,估计也是领导层纠结了很久,很多上市企业通常员工持股来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让他们更加努力奋斗。

1、蚂蚁集团被暂停上市,发生了什么?

蚂蚁集团被暂停上市,发生了什么

这个问题,现在网上热度很高,我也看过不少阴谋论的瞎猜,也看了不少财经大佬的分析。那我来说说自己的看法,长话短说,归结为两点:第一点:蚂蚁金服的业务模式问题这里面的业务模式问题,主要是来子蚂蚁金服中小额贷款的业务,落实到的产品就是花呗和借呗,传闻中还涉及一个相互宝,反正主要集中贷款业务,它这块的主要问题总结为一句话:“用银行的钱动了银行的奶酪”蚂蚁金服注册资本38亿,但目前放贷规模已经超过5000亿,有人说已有6000亿,超过建行的放贷规模(这一点我没有去核对消息,写出来仅供参考)。

早已经超过金融行业监管的资金杠杆比例,而蚂蚁金服之所以有这么多钱去放贷,一方面是它吸收的众多用户和商家的留存的资金,另一方面是它把自身的业务作为质押,从银行接到的钱。也就说蚂蚁金服起码有一半的放贷资金是来自银行的钱,而其实就等同于蚂蚁金服代替银行把银行的钱放贷出去了,而它只是赚到了其中的利息价差,传闻这里的息差占银行放贷利息收入的30%(这个数据未经证实,大家看看就好)这么一来,等同于蚂蚁用较少的资金成本就搞出来堪比建行的放贷规模,而这里面的钱很大一部分都是银行借过来的钱,所以,最后如果蚂蚁金服出现金融系统风险,那最后背锅的就是银行了,

如果伴随着蚂蚁金服的上市,后续业务进一步扩大(资本总是贪得无厌,有钱赚肯定会扩大规模),那么这里的放贷规模就不可想象了,真的“爆煲”起来,那估计堪比美国的次贷危机。另外一点就是蚂蚁金服经营的小额贷款和个人贷款,都是只是以阿里用户的大数据作为放贷资格的依据,很多放贷其实没有实物抵押,或者真实的稳定收入来源证明,

这里用过借呗的人,应该都晓得,而且事实中不少人还能套现花呗。这些以大数据为依据的放贷方式过于超前,对于监管层来说,很害怕会出什么幺蛾子,毕竟这玩意在西方金融模式中都是新玩儿,其中的不确定风险很高,第二点:监管环境的变化就在11月初的时候,银保监会和人民银行出了关于小额贷款业务的新规,全面收紧了小额贷款业务的监管力度。

之所以,这么巧在蚂蚁上市前出台,估计也是领导层纠结了很久,毕竟对于证监会来说,蚂蚁是全球史无前例的IPO,规模全球第一,如果能成事,无论政绩,还是效益都是杠杠的;但对于银保监会这些监管层来说,蚂蚁里小额贷款业务中的风险很多。可能之前双方都达不成共识,直到前阵子的“五中”全会,最上面的领导层才最后拍板,认为风险监管第一,临时给蚂蚁踩刹车,

另外,放缓上市,也可以视为对投资者的保护。毕竟随着小额贷款业务的新规出台,蚂蚁金服的小额贷款业务在未来必定受到影响,可能会直接影响蚂蚁金服业务未来收入的20%(这个比例是某财经大佬的观点,我只是引用),如果蚂蚁按目前的估值上市,那很可能接盘的投资者就要承受未来股价比较大幅度下跌的风险了。所以,在新规之下,我相信蚂蚁金服后续再启动上市,其的估值也会缩水不少,

2、为什么有人说即将上市的公司是上市套现,什么是上市套现?合规么?

股票套现是指把持有的股票卖掉将其变成为现金的过程。公司上市好处:可以改善企业的财政状况,企业上市时筹集一笔可观的资金,且这些资金无需在一定的限期内偿还。利用股票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很多上市企业通常员工持股来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让他们更加努力奋斗。提升企业的声望,无论是举办新品发布会,还是新闻发布会,上市企业更容易得到商业界、投资者、新闻界以及消费者的关注。

上市公司上市就是为了进行融资,因此当持相当大分量股票的人就会成为大股东,这些股东可以说在一定的程度上左右了公司的命脉,因此投资者最怕的就是上市公司突然套现了,上市公司的股票怎么套现?这类的股票一般都有限售期,当然只要股票限售期过了,那么就可以进行套现了,一般十二个月到二十四个月时间不等,投资者只需要耐心等待即可。


文章TAG:上市  最怕  套现  集团  即将上市集团最怕什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