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疫期,价格爆涨至25元/公斤,现价格略有回落,目前价格为22元/公斤左右。现已是十一月份,一些根茎类和果实类产新期已近尾声,价格有涨有跌,在中药材市场,有成千上万个中药材品种,一般分为大宗药材(大路货),中小宗药材(包括野生小药材,冷货在内),这两大类。

1、今年药材价格会下跌吗?

今年药材价格会下跌吗

现已是十一月份,一些根茎类和果实类产新期已近尾声,价格有涨有跌。从市场需求规律来看,今年有些热门品种下跌的幅度较大,而有些不起眼的品种今年却有较大的涨幅,下面就来看看今年涨跌幅较大的品种有哪些,由于疫情的原因,一些具有抗病毒属清热解毒类中药材涨幅较大,例如板蓝根,苍术,连翘,金银花等,但随着疫情的减缓以及种植面积的扩大,一些易种植的品种价格下跌的幅度比较大。

比如说板蓝根这个品种,在疫情初始时价格上涨到26元/公斤,但板蓝根属一年即可收获的品种,上市较快,由于种植面积扩大,上市量足,现板蓝根已跌破10元每公斤,而一些种植期限长,需3一5年生的品种,其价格却稳中有升,如苍术,连翘等。另外一些以前价格低或被人忽视的品种,在今年则涨幅较大,如一年即可收获的泽泻,今年的价格比以往就涨翻了倍,

2、2018年到2020年中药材的价格上涨了多少?行情是怎样的呢?

2018年到2020年中药材的价格上涨了多少行情是怎样的呢

药市如股市,有涨有跌,变幻难测。今年火热上涨的品种,到明年也许就如落日黄花,成为价跌滞销的品种,一些价低滞销,药农纷纷退出种植的品种,一经外部因素剌激,又会成为市场的抢手货。所以把药市喻为股市,是最恰当不过了,下面就这两年的中药材市场行情,作一个简单的分析,供参考。在中药材市场,有成千上万个中药材品种,一般分为大宗药材(大路货),中小宗药材(包括野生小药材,冷货在内),这两大类,

一般来说,因大宗药材的需求量较大,种植面积也比较稳定,故价格涨跌的幅度较小,如黄芪,党参,当归,白术等。而中小宗药材的需求量相对于大宗药材来说,需求量要小很多,种植面积也较小,一旦受外部因素影响,就会导致需求量加大,从而拉动价格上涨,如果市场的需求量得到满足,供大与需,又会下跌的很快,如今年上涨的板蓝根,黄芩,贯众等品种,涨幅就较大,而以前的白芨,吴茱萸等就跌得比较惨。

中药材市场品种较多,且有涨有跌,从2018年至今,涨幅较大的大路货品种是黄芪和金银花两个品种。究其原因,黄芪的上涨是因以前的产能过剩,导致价低药农不愿种植,使得产能下降,供应量逆转为小于需求量,因黄芪是大路货,市场需求量又大,所以,在去年产新期至今,黄芪摆脱了8一10元/公斤的低价,上涨到了18元/公斤的高价,涨了近8元,这对大路货来说,涨幅算大的了。

金银花以前一直在60元/公斤左右,但由于疫情的原因,价格一下上涨了一倍还多,这两个大路货品种,具有大路货上涨原因的代表性,而一些中小宗品种,如清热药黄芩,由于受疫情和减产的双重影响,价格从2018年20元/公斤,上涨至30元/公斤,目前的市场价为26元/公斤左右。再比如板蓝根,在2018年由于产能过剩,价格为6一8元/公斤,由于很多药农退出种植,在去年产新时,价格上涨至11元/公斤左右,

而在今年的疫期,价格爆涨至25元/公斤,现价格略有回落,目前价格为22元/公斤左右。兑之一句话,无论是大宗还是小宗中药材,上涨都有一个普遍规律,那就是需大于供的品种,就是上涨的品种,综上所述,从2018年至今,中药材市场的品种有种有跌,上涨的基本都是需求量大的品种,由于疫期用药量较大,这就导致了一些中成药生产厂家,以及市场的库存量消化和减少,预计像板蓝根,黄芩,金银花,黄连,贯众这类清热解毒类中药材,在短期内行情不会变太大,既使到产新期,一时价格也不会回落到以前的低价。


文章TAG:药材  行情  今年药材价格是多少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