筹资费用为什么不考虑所得税,为什么资产处置费用不包括财务费用和所得税费用
来源:整理 编辑:金融知识 2022-12-17 02:50:28
1,为什么资产处置费用不包括财务费用和所得税费用
财务费用是由于筹集资金产生的,所以不包括在内。所得税费用不归属某项业务,是根据企业应税所得额年终计算的。
2,为什么不考虑费用支出时的所得税差异
一般情况下在数额上相等,所得税费用属于支出类科目,应缴税费属于负债类科目。已经考虑了啊! 实际研发的费用支出为4 000 000,可在税前扣除的金额为6 000 000,已经按照50%加计扣除了,你看书上确实是写了税前扣除金额是6百万。
3,筹资成本中 与所得税无关的是 A 向银行借款 B 发行债券 C 发行普通股
筹资成本中,与所得税无关的是发行普通股,所以,一定要选择C如果帮到你,请选为满意回答支持我这个是财务管理期中试卷选择题在计算个别资金成本时,不需要考虑所得税影响的是( )a优先股 b长期借款 c普通股 d留存收益 d债券答案是cd。因为bd利息允许税前扣除,故需要考虑所得税影响。
4,长期借款中利息费具有抵税作用那为什么筹资费用不具有抵税作用
个人理解是角度的问题吧,利息是支付给债权人的,而筹资费用是支付给其他单位。在讲抵税作用的时候,如果是发行股票,那么支付给股东的就是税后的了,就不具有抵税作用。因而,这个抵税的立足点是“支付给资金提供方的补偿是指所得税前还是所得税后的”。利息作为一项费用在税前列支可以起到抵税的作用,也就是像其他有息负债一样具有财务杠杆的作用。所以要强调的是税后资金成本。 通常,短期借款弹性较高,没有什么借款费用。但有些借款条款中有一些特别条款,如借款承诺金等,则应在借款本金中扣除。短期借款与长期借款相比,前者的筹资风险一般比后者大,因为借款还款期限短,还款压力大,两者的优缺点基本相同。
5,为什么在长期借款中的筹资费用不能具有抵税的作用呢 急急急
以我的理解长期借款中的筹资费用是具有抵税作用滴。长期借款中的筹资费用如果能够资本化,是具有抵税作用滴,因为资本化的筹资费用作为一项资产(如计入在建工程,以后转入固定资产),就可以计提折旧、摊销等逐期从利润里扣除,即可以税前扣除。长期借款中的筹资费用如果费用化,即计入期间费用(财务费用),同样可以税前扣除,也是具有抵税作用的。这是我的理解,仅供参考!O(∩_∩)O~个人理解是角度的问题吧,利息是支付给债权人的,而筹资费用是支付给其他单位。在讲抵税作用的时候,如果是发行股票,那么支付给股东的就是税后的了,就不具有抵税作用。因而,这个抵税的立足点是“支付给资金提供方的补偿是指所得税前还是所得税后的”。
6,筹资要不要交所得税
要年应纳税所得额在3万元(含3万元)以下的,按18%的税率征收所得税;年应纳税所得额在3万元以上10万元(含10万元)以下的,按27%的税率征收所得税;年应纳税所得额在10万元以上的,按33%的税率征收所得税国家的新规定 在2008年1月1日起 执行新的所得税征收办法! 所得税税率更改为25%!所得税会计一直是会计界研究的热点,但是,很少有人从理论上揭示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的基本原理。本文试就此作初步探讨。 一、关于所得税性质 在过去几十年中,我国会计制度一直是把所得税作为企业利润分配的一项内容来处理,而在其他国家和地区及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有关准则中,均是作为费用处理。1994年以来,随着我国会计制度、税收制度改革的深人,人们逐步认识到利润分配是企业对税后利润的分配,其性质属于所有者权益;而所得税则是国家依法对企业纯收益课征的税收,它具有强制性、无偿性,是企业的一项纯支出,从性质上看属于一种费用。为了与国际惯例接轨,还所得税以本来面目,财政部在制定《所得税会计处理规定》中改变了过去的做法,把所得税作为费用处理。与一般费用相比,所得税费用有其特殊性:①所得税是一种宏观费用支出。它直接构成国家财政收入的来源,是企业消耗社会资源等而应发生的支出,而不是企业为取得某种资产或收入而发生的支出。②所得税是一种法定费用。它的发生额取决于国家的所得税法,具有无偿性、固定性和强制性,这与由股东大会决定的按股权比例分配的利润不同。对所得税性质的界定,不仅有利于企业管理者合理预测企业收益,而且有利于正确制定所得税会计政策,报告有关所得税的信息。 二.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的比较选择 费用核算是企业会计的重要内容。企业要设置“所得税”账户,核算应由本期负担的所得税费用。本期应交所得税是按税法规定计算的。由于税法和会计制度的目标不同,所以对本期收入与费用的确定和确认的规定也不同,由此使会计利润和应税利润可能产生差异。本期所得税费用是按会计利润还是按应税利润计算,对这一问题的不同选择产生了不同的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 1.应付税款法。这种方法要求所得税费用按税法计算,所得税费用等于本期应交税款。因为所得税是因本期收益而发生的法定费用,与以后各个期间的收益无关,按权责发生制原则,理应由本期收益负担。同时,此种方法按应税利润计算所得税费用,使本期所得税费用的发生额与本期应交税款相同,计算方法简单,易于掌握,而递延税款法按会计利润计算本期所得税费用,则纳税影响额要递延到以后期间,由于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使其处理并不稳健。当然,应付税款法也存在一定缺陷,在税法和会计制度的规定存在较大差异的情况下,如存在大额超过税法规定的工资费用、业务招待费等等,则会导致其计算出的所得税费用与按会计制度计算的所得税费用存在较大差额。 2.纳税影响法。纳税影响法认为,会计利润和应税利润之间的差异可分解为永久性差异和暂时性差异。永久性差异是由于会计制度与税法对收益、费用或损失的确认标准不同而形成的,这种差异不会随着时间流逝而变化,也不会在以后期间转回。所以,在核算中只能在本期确认永久性差异。暂时性差异是由于会计制度和税法对收入、费用归属期间的规定不同而形成的,随着时间的流逝,暂时性差异会转回,其对纳税的影响额也会随之消除。所以,所得税费用可以采用跨期摊提的方法,把税法对本期所得税费用和税后利润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在计算所得税费用时,不必调整暂时性差异,只需在会计利润基础上调整永久性差异,再乘所得税税率即可。所得税费用与应交所得税额的差额就是暂时性差异的纳税影响额,记入“递延税款”账户,如果本期所得税费用大于应付税款,“递延税款”账户表示预提所得税,即递延所得税负债;反之,记入“递延税款”账户的是待摊所得税,即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税款”账户的纳税影响额随着暂时性差异的转回而逐步转销。如果在此期间没有新的暂时性差异发生,“递延税款”账户最后余额为零。由此看来,“递延税款”账户从结构和用途上看属于跨期摊提账户,其目的是为了使所得税费用的核算符合权责发生制和配比原则,采用待摊或预提的方法,把暂时性差异的纳税影响额作时间性调整。 所得税是一种特殊费用,与一般费用的不同在于,递延税款的确认和摊销,与暂时性差异的发生和转回数额、时间及税率有关。暂时性差异发生的时间、金额与转回的时间、金额不一定相等,适用的税率也可能发生变更,所以,在暂时性差异发生和转回的时间内,“递延税款”账户的借方和贷方发生额不一定呈对称分布。纳税影响法的两种具体方法——递延法和负债法,都主张在暂时性差异形成的期间确认其纳税影响额,当暂时性差异转回时,转销相应的纳税影响额。其主要区别在于对税率变动的反应不同。递延法对暂时性差异的纳税影响额的确认,按照当期税率计算,在暂时性差异转回时,仍按原来发生时的税率循序转销纳税影响额。递延法强调权责发生制和配比原则,重视本期损益计量的客观性。但是,这种处理方法在暂时性差异转回且税率发生变动之后的各期,损益表中计算所得税的实际税率,既不同于暂时性差异形成期间的历史税率,也不同于当期的法定税率。而且,“递延税款”账户余额只有在未来税率不变的情况下,才表示预付所得税或应付所得税。在未来税率变动时,则不能表示预付所得税或应付所得税,只能以“所得税借项”或“所得税贷项”列示在资产负债表中,这对于资产负债表信息的正确使用是不利的。 负债法对暂时性差异的纳税影响额的确认,按照其转回时的税率计算,则可以克服递延法的缺点。负债法要求在暂时性差异发生期间确认纳税影响额时,如果明确地知晓当期或以后期间的新税率,应按暂时性差异乘新税率计算纳税影响额,记入“递延税款”账户。如果不知道新税率,则按当期法定税率计算纳税影响额,在以后税率变动时,既要按新税率计算当期纳税影响额,还要按新税率调整原来已确认的暂时性差异的纳税影响额。在暂时性差异转回时,按当期法定税率计算纳税影响额的转销额。在负债法下,只有在官方公布的税率将在下一期间生效或税率变动且须对以前确认的递延税款进行调整时,损益表中的实际税率与当期法定税率才不一致。这种处理方法赋予“递延税款”账户余额以资产或负债的意义,使资产负债表中的信息更具有相关性。虽然损益表中的所得税费用有失权责发生制原则和配比原则,但负债法毕竟比递延法有所改进。
7,企业资金成本存在的问题
关于“资金成本”的问题 悬赏分:30 | 解决时间:2007-10-15 20:38 | 提问者:风渊敏 资金成本是指企业筹集和使用资金必须支付的各种费用,包括用资费用,筹资费用。如果不考虑所得税因素,资金成本=每年的用资费用/(筹资数额-筹资费用) -->这个公式啥子意思哦? 最佳答案 资金成本:是企业为筹资和使用资金而付出的代价。资金成本包括资金筹集费和资金占用费两部分。资金筹集费包括银行的借款手续费,发行股票债券发生的印刷费,代理发行费,律师费,公证费,广告费等。资金占用费包括股票的股利,银行借款利息,债券利息等。 资金成本可以用绝对数表示,也可以用相对数表示。绝对数表示法是指为筹集和使用资金到底发生了多少费用。相对数表示法是通过资金成本率指标来表示的。资金成本率简称资金成本是指企业取得资金的净额的现值与各期支付的使用费现值相等时的贴现率。计算公式为资金成本=资金使用费用∕[筹资总额X(1-筹资费用)] 比如:从银行贷款100万,手续费2万,取得的资金净额为98万,借款年利率6%,则年使用费为6万,资金成本=6/(100-2)=6.12%,是高于借款利率的。采用股权筹资方式究竟是否合理,其资金成本如何,是否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和宏观经济状况,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我国绝大多数学者认为,在当前我国证券市场尚不发达,市场监管不够完善的情况下,上市公司过分倚重股权筹资并非好事,股权筹资在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健全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提高其经营效率和确保其持续发展等方面存在一系列不利影响,最突出的现象是,在我国上市公司筹资资金的配置效率方面,股权筹资资金利用效率低下。一些上市公司将股权筹资募集的资金用于无效率的企业规模扩张,偿还债务,存放在金融机构以获取利息收入,甚至将资金用于盲目投资。这些现象在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筹资资金的运用方面尤为显著,在配股后几个月内更改配股资金用途的企业也不在少数。 针对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本文将从募集资金的资金成本角度出发,探讨上市公司采用何种筹资方式最为恰当。本文探讨的上市公司满足下列条件:其规模一般较大、信用状况良好,具备使用股权筹资和债务筹资的相应条件,同时假设该公司处于盈利状态,可以发挥财务杠杆的正面作用。 1 资金成本的重要性 所谓资金成本就是企业筹集和使用资金所付出的成本。每一个资本都有其特定的资金成本。例如,利用债券筹资必须支付相应的利息,利息支付可以是固定利率的,也可以是变动利率的。股票筹资必须支付相关股利,且大多数情况下,投资者的资本收益预期会随着股票的市场价值的变化而变化。 资金成本在现代企业中是关系到企业筹资决策和投资决策的重要问题。资金成本在企业筹资决策中的作用表现为:资金成本是影响企业筹资总额的重要因素;资金成本是企业选择资金来源的主要依据;资金成本是企业选择筹资方式的参考标准;资金成本是确定最优资金结构的主要参考。 资金成本在企业投资决策中的作用表现为:资金成本可作为项目投资的折现率;资金成本是投资项目的基准收益率。与此同时,资金成本是评定企业经营成果的依据,凡是企业的实际投资收益率低于这个水平的,则应认为是经营不利,这也是向企业经营者发出了信号,企业必须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2 股权筹资和债务筹资的资金成本比较 2.1 股权筹资 2.1.1 普通股资金成本分析 普通股资金成本率=预计下一年股利/(股票发行总额-发行费)+预计股利的年增长率 从资金成本角度考虑,发行普通股的资金成本较高。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由于投资者购买普通股股票既没有取得固定收益的保证,也不能抽回投资,所以普通股股东的风险最高,当然也相应要求有较高的投资报酬,即股利。由于投资者要求较高的投资报酬,即预计下一年股利较高,导致普通股资金成本上升;二是普通股发行成本较高。观察普通股资金成本公式不难发现发行费较高,导致分母较小,从而使整个分式比值较大,即普通股资金成本率较高。 2.1.2 优先股筹资资金成本分析 优先股资金成本率=优先股票面总额×年利息率/(优先股票面总额-发行费)×100% 从资金成本角度考虑,发行优先股筹资的资金成本较高。发行优先股筹资的资金成本一般虽低于发行普通股股票筹资的资金成本,但高于发行企业债券或取得银行借款的资金成本。低于普通股的筹资成本有两个原因:一是由于优先股股东按照股票面值和固定的股利率取得股利,风险较普通股股东小,所以其投资报酬也较普通股低,使得优先股的筹资成本低于发行普通股筹资成本;二是优先股的股利支付是确定的,当企业的资产收益率高于优先股股利率时,发行优先股筹资就可以提高普通股股本收益率,普通股股东可获得财务杠杆的好处,增加每股税后盈余。 发行优先股筹资的资金成本高于发行企业债券或取得银行借款的资金成本是由于:一是发行优先股筹资费用较发行企业债券筹资或取得银行借款的筹资费用要高一些;二是主要是由于优先股的股利是在所得税后利润中支付的,而债券利息或借款利息都是在所得税前利润中支付的。这是发行股票筹资相对于债务筹资方式最不利的地方;三是优先股股东的求偿权在债券持有人之后,导致优先股股东的风险大于债券持有人的风险,这使得优先股的股利率一般要大于债券的利息率。 2.2 债务筹资 2.2.1 企业债券筹资资金成本分析 企业债券资金成本率=债券年利息×(1-所得税率)/(债券面值-发行费)×100% 发行企业债券的筹资成本较低。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企业债券利息在所得税前利润中开支的,属于免税费用,这样可使发行债券筹资的实际成本降低,而发行股票筹资向股东支付的利息,属于利润分配的内容,是在所得税后的利润中支付的,属于非免税费用。存在公司法人和股份持有者的双重课税的问题。故发行企业债券筹集的资金成本较主权资本筹集方式的资金成本低;二是发行债券筹资也可使股东获得财务杠杆收益,当公司赢利时,可以增加每股税后赢余。这点与发行优先股筹资和借款筹资是一致的;三是债权人的求偿权先于普通股和优先股股东,使债权人风险相对于股东风险较小,从而导致其资金报酬率较低,即对于筹资者而言,募集资金的资金成本较低。 2.2.2 借款筹资资金成本分析 借款资金成本率=利息×(1-所得税率)/(筹资总额-筹资费)×100% 借款筹资资金成本也较低。原因有:借款属于直接筹资,筹资费用较少;借款利息在税前开支,属于免税支出;借款筹资可使股东获得财务杠杆收益;债权人风险较小,使筹资者的资金成本较低。 2.2.3 融资租赁资金成本分析 融资租赁资金成本无特定计算公式,因具体情况而具体分析,总的来说,采用融资租赁方式筹资,其资金成本较高。出租人是通过租金获取报酬的。因此,租金总额比租赁物价值要高,而且一般来说,融资租赁的利率较债券或借款的利率都要高很多。所以,融资租赁筹资的资金成本较高。但采用融资租赁方式筹资,承租企业可以享受较多的税收优惠。根据我国现行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的规定,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可以视同自有固定资产,在租赁期内计提折旧。而折旧费是可以在成本中列支的,故而可以省税。但总的来说,融资租赁成本较债券或借款的利率都要高很多。因此,在下文讨论何种债务筹资方式资金成本较低时不再讨论融资租赁方式筹资的筹资成本。 2.3 小结 如果一家上市公司有着较大的规模,恰当的资产负债率,信用状况良好,具备债务筹资和股权筹资的相应条件。同时,公司处于赢利状态,可以发挥财务杠杆的作用增加每股税后赢余。当然,上市公司筹资方式的选择要考虑其他诸多因素,诸如筹资风险、借款限制性条款和股东控制权的因素。但企业作为“理性人”,其筹资方式的选择最根本的依据是筹资成本的比较。故从募集资金的资金成本出发,上市公司更适合用债务筹资方式募集资金。 3 债务筹资方式选择 3.1 企业债务筹资的资金成本 企业债务筹资的资金成本是企业采取债务筹资方式发生的利息成本和发行费用。企业债券筹资成本主要包括支付给投资者的利息以及相关费用,主要有承销费、公告费、印刷费、评审费、法律咨询费、资产评估费、债券托管费等相关费用。在不考虑债券折价和溢价发行,利息偿还方式的情况下,企业债券筹资成本率为(用kb表示): kb=(i×r)(1-t)/(r-b) 其中,i为债券票面利率,r为债券发行额,b为债券发行费用,t为所得税率。 银行借款的筹资成本比较简单,主要是支付给银行的利息和借款的手续费。同样在不考虑银行借款利息偿还方式,回存条款的情况下,银行借款的筹资成本率为(用kc表示): kc=(i×r)(1-t)/(r-b) 其中,i为借款利率,r为筹资额,b为银行借款手续费,t为所得税率。 3.2 债券筹资和银行借款筹资的资金成本比较 上市公司符合经济学上“理性人”假设,其必定选择相对资金成本较低的筹资方式,本文现比较企业债券筹资和银行借款筹资的资金成本,从而分析上市公司采用何种债务筹资方式更为恰当。 kb=(i×r)(1-t)/(r-b),其中的r,i为债券发行额和债券票面利率,b为债券发行费用,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可视为固定费用“c”,一般与发行额大小无关,包括印刷费、公告费、评审费、法律咨询费、资产评估费等费用。另一部分是变动费用“v”,主要是承销费,其一般随发行量变化且提取比例随发行量变化逐渐趋小,用α表示(0<1),由此债券筹资成本可细化为: kb=(i×r)(1-t)/(r-c-αr)=i(1-t)/(1-α-c/r) (1) 同时,银行借款的筹资成本为: kc=(i×r)(1-t)/(r-b)=i(1-t)/(1-b/r)(2) 将(1)式除以(2)式得: kb/kc=(1-b/r)/(1-α-c/r)(3) 通常情况下,银行手续费较低,即b趋向于0。则(3)式改写为: kb/kc=1/(1-α-c/r)(4) 上式中,c为固定费用,一般为常量,而α值随r值的增大而减小,故r值越大,α值越小,c/r越小,分母值越大,而kb/kc就越小,即债券筹资相对于银行借款筹资而言资金成本变小。筹资额越大,即筹资规模越大,债券筹资的资金成本也低,即产生了较大的规模效应。也就是说,随着筹资规模的扩大,债券筹资出现规模效应,且筹资规模越大,规模效应越强,与银行借款相比,其具有明显的规模成本效应。 大量实证分析亦表明,企业筹资规模及企业的大小与债券筹资比重呈正相关,而与银行借款负相关。大型企业基于规模经济考虑选择债券筹资,而小企业因为债券市场高昂的发行费用而只能寻求银行借款。 3.3 小结 筹资规模是比较企业债券和银行借款筹资资金成本的一个重要因素,即是企业债务筹资方式选择的一个重要参考因素。研究表明,企业债券发行规模在1亿以上时,其规模效应就能显示出来,也就是说小企业及发行规模较小的企业利用债券筹资的资金成本是比较高的,更适合于选择银行借款筹资。而企业的债券发行规模最终取决于企业本身规模的大小,故企业规模是决定债务筹资方式的最终决定因素。作为一家上市公司其规模较大,在债券市场上一般发行规模也较大,基于规模经济的考虑,上市公司更适合利用债券方式筹资。 4 结论 通过比较股权筹资和债务筹资的资金成本,不难发现作为一家上市公司(假定其具备股权筹资和债务筹资的相应条件,且处于赢利状态,同时不考虑资产负债率等限制性因素),利用债务筹资比利用股权筹资更节约资金成本。原因有:因为债务利息可以从税前利润中扣除,而股息则从税后利润中支付,存在法人和股份持有人双重课税的问题;债务筹资在企业处于赢利状态时可以发挥财务杠杆的作用,增加每股税后赢余;由于债权人的求偿权先于普通股和优先股股东,债权人风险较小,导致其资金报酬率较低,即对于筹资者而言,募集资金的资金成本较低。 因此,上市公司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从资金成本的角度考虑,应使用债务筹资方式募集资本。 参考文献 1 潘敏.融资方式、金融契约与公司治理机制[j].经济评论,2001(5) 2 何浚.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1998(5) 3 田晓东.中国企业债券融资和股票融资比较[j]. 中国金融,2001(6)
文章TAG:
筹资费用为什么不考虑所得税筹资 资费 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