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之初,不少便利店原打算营业后三年进入盈利期,而现在,且不说盈利,就连生计维持也成了问题。这就是为什么说创业有风险,投资需谨慎的原因,但这个烧钱都是有一个阶段的,一般都是在企业的预算范围之中,一般一个企业在最初成立时都会有一个计划,预计烧钱多少,预计烧钱到什么时期,预计什么时候开始回本,什么时候开始盈利。
1、传销靠什么盈利?
传销就是企业用多级分销的模式来推广销售单一品牌的产品,靠拉人头赚钱,赚下级分销的返利,无限制地发展下级。但事实上传销的人从来不卖零售,所有努力就是发展下级代理,囤钱,收钱,传销的本质是利用人性,利用人性的劣根性,其商业行为重点在“投资”,而不是产品营销;如果一家企业,经常利用人的劣根性,比如造神(创造神奇,创造领袖神迹等),就要引起注意;如果这家企业的运营重点“不要产品营销,而是侧重于投资(算帐,分红制度,会员制度等)”这就要严重注意了如果这家企业反复强调:轻松快速、月入年入百万,什么什么不是梦,坐在家里就赚钱,只需动动手指头,发展人脉就是钱脉,无需任何经验,这就基本上是传销的了。
传销的本质是“投资”,是人性投资传销,产品是人性,重点在投资人性;传销是钱在流动,发展下线,新钱补老钱,也是违法的传销的重点在于:入会费、层级制这就是上面提问者所说的:产品流通渠道,即传统的厂家,区域代理、到专卖连锁的过程,其中,产品流通是核心重点,而传销产品不流通,只是钱在流动这就是直销,直销现在不仅是传统的人与人间的面对面的直销,还包括基于微商的直销,显然微商都没有直销牌照,其实,互联网就是直销有人的地方就有利益,有利益的地方就有欺骗和不择手段,所以,跑偏的事情就发生了:这时,最严重的事情发生:拉人比卖产品更有利益;拉人头出现,如何拉人头呢?语言忽悠,行为限制,强行绑架如果你认同我的观点,或是某一句话对你有价值,请关注我,感谢你的分享。
2、便利店靠什么盈利?
便利店盈利模式如何设置?西方著名学者布茨•艾伦研究表明,在很多行业中与经营规模高度相关的市场市场占有率和盈利率之间是呈正斜率变化的,也即获得高市场占有率的最重要的途径是企业的规模化经营,这几乎成了国内企业便利店发展的共识。自1995年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便利店登陆伊始,短短7年光景,便利店在华南、华中和华东地区渐成燎原之势,
其中,上海的便利店发展最为成熟。据最新资料统计,截止到2002年底,上海已有24小时便利店3500家,目前,一些大的便利店巨头仍在加速发展,如“联华快客”现有门店800多家,“可的”门店700多家,“21世纪”门店600多家,并且意欲2003年再开500家,“好德”门店500多家,且还在以每天一家的速度向前推进。
但相对市场占有率的提高并没有给企业带来盈利,据悉,在上海10余家便利店公司中,目前几乎没有一家能够真正实现盈利。投资之初,不少便利店原打算营业后三年进入盈利期,而现在,且不说盈利,就连生计维持也成了问题,他们一直很惶惑。日本的7—11食品的平均毛利高达47%,台湾7—11的平均毛利也达到了30%,真正做大做强以后的便利店,毛利率应该上升,至少也该在25%以上,
而我国便利店毛利率普遍偏低,平均在20%左右,近两年由于同业竞争者数量的增加以及彼此的无效内耗,毛利率在市场快速增长的情况下甚至呈现出了下降趋势。毫无疑问,便利店的尴尬使相当一部分业内在线竞争者身陷囹圄,进退维谷,近两年不少业内专家纷纷指出,便利店将是继超市之后发展最为迅速也是最有前景的零售业态。但事实上,便利店在国内由于政策制肘和市场先天条件的制约,发展得并不顺利,
如在北京,以城区1000万人口计,北京至少需要2500家,而据统计,北京各类便利店目前虽然数量上超过了1000家,但真正提供24小时服务的便利店数量却非常有限,不到100家。前途黯淡,举步维艰,国内便利店的发展还只是停留在画饼充饥、望梅止渴阶段,用一种对未来的希冀支撑着现在虚弱的扩张,如何摆脱颓势,实现强劲增长,是业内目前亟待解决的难题。
文章TAG:有家 便利店 盈利 快有家靠什么盈利